站内搜索:

小儿痄腮、大头瘟、急性扁桃体炎、麻疹该怎么调理?

作者:发布日期:2023-07-26阅读量:218转载量:

小儿痄腮、大头瘟、急性扁桃体炎、麻疹该怎么调理?

明清时期没有现代如此发达的疫苗接种手段,很多小孩子容易感受时热毒邪,而患痄腮、大头瘟等温热火毒的疾病,而当时的温病学家也是刻苦钻研,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清代名医吴鞠通终于在研究前人的经验之后,创造性的发明了代赈普济散,并收入《吴鞠通医案》一书中,再后来,清代名医何廉臣将此方略加化裁,依然名唤代赈普济散。

代赈普济散虽然首载于《吴鞠通医案》,但追根溯源,其实最早源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普济消毒饮,在普济消毒饮的基础上去掉了升麻、柴胡、黄连、橘红、人参,加上金银花、大青叶、射干、蝉蜕、荆芥穗、大黄,并把甘草改为人中黄。到后来的何廉臣将其中加上了浮萍一药,使得全方更加气象万千。

代赈普济散主要用于痄腮、大头瘟、急性扁桃体炎、麻疹疹出不畅等温热火毒类疾病的调理。本方用药十分精妙,避免了多用苦寒清热之品治疗所带来的弊端,但又不失祛邪之力。

与李东垣的普济消毒饮在主治方面虽有些类似,但其中奥秘却不一样。这个经过名医吴鞠通首创、名医何廉臣改良的代赈普济散,究竟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

据清代名医何廉臣的《重订广温热论》中记载,全方由“苦桔梗、升麻、浮萍、金银花、连翘、玄参各十两;牛蒡子、荆芥穗各八两;蝉蜕、黄芩、大青叶、白僵蚕各六两;苏薄荷、人中黄、马勃、射干、大黄(炒黑)各四两”等中药组成。

煎服前将上药剉为粗末,取适量,和匀,以滚水煎三五沸,去渣热服。经过何廉臣改良之后的这个妙方,它的奇妙之处在于,本着慎用苦寒之旨,本方虽以清热为主,但却不用黄连,而用金银花、连翘为君,意在清热而不伤阴液。

鉴于感受火热、温毒的患者多有肾水不足的病理基础,所以重用玄参为臣药,借其咸寒滋补肾水以制约温热火毒,用于痄腮、大头瘟还能消毒散结,且咸味入肾玄参在此兼有引经药之能,引药势下行断邪火蔓延之路,一药三效,十分精妙。

全方佐以牛蒡子、蝉蜕、僵蚕、薄荷、荆芥穗疏风散热且芳香辟秽,治疗麻疹还有宣肺透疹之功,升麻、浮萍引药势上行,透热出疹;马勃、射干消肿利咽,大青叶、人中黄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大黄苦降,炒黑之后寒性减弱,清热泻火之力虽微,意在用其通腑引火下行,实乃妙用。全方以桔梗为使药,开肺利咽并载药上行。

纵观全方,诸药配合外透、内清、升降并行,诸药上行透邪但无升阳耗阴之弊,滋阴不恋邪,清热解毒而无化燥之虞,治疗温热火毒可谓配伍十分精当!

临床上多用于感受风热甚至时毒,而出现的发热,头面红肿,咽喉疼痛等;舌象可见:舌质红或深红,苔黄;脉数而有力。

在临床使用中,可根据季节天气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夏季酷热之时,可用鲜芦根煎汤代水熬药,也可酌加荷叶,增加清热解暑之力;若在初起时见恶寒但无汗者,可加重荆芥用量,再加淡豆豉,以增强透表之力;若病势已转入阳明,大便干结甚至不通,又兼舌红唇红口渴鼻息热等实热之象,可加重大黄用量,再加石膏、知母;若兼咳嗽,可加杏仁、桑叶。

代赈普济散虽然具有既能祛邪,又不至于苦寒伤阴,但在临床使用的时候,依然有它的注意事项。本方虽然配伍巧妙,但依然有寒凉的倾向,不可久服,中病即止。如果长期使用,依然会有伤人阳气或者阴液的可能。


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

来源:金兰中医说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