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王庆其:治脾胃安五脏,调五脏理脾胃(下)

作者:发布日期:2023-05-30阅读量:415转载量:

王庆其:治脾胃安五脏,调五脏理脾胃

调五脏理脾胃

李东垣《脾胃论》有“心之脾胃病”“肝之脾胃病”“肺之脾胃病”“肾之脾胃病”等记载。又说:“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张介宾在《景岳全书·脾胃》中也说:“五脏之邪皆通脾胃,如肝邪犯脾者,肝脾俱实,单平肝气可也……心邪犯脾者,心火火盛,清火可也……肺邪之犯脾者,肺气壅塞,当泄肺以苏脾之滞……”说明对五脏病波及脾胃者,当先治疗五脏之本病,有助于脾胃病的康复。

补肾健脾调治脾胃病

典型医案:补火生土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患者张某,女,18岁。自幼懦弱,身形修长,皮肤白皙。来诊时诉食欲不振,嗳气,腹胀,虽知饥饿但稍食则饱,大便不畅,形体消瘦,体质甚差,不耐寒温,平素多感冒,经常因病而辍学,恙起近2年,久治罔效。不久前在外院作X线钡剂造影,拟诊“功能性消化不良”。平时经常服用酵母片、多酶片、吗丁啉、复合维生素等,症情时轻时重。肢冷,苔薄白微腻,脉来细濡。中医诊断为胃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阳化气,阴成形”之说。人体饮食的消化过程,赖气化以健运,有形食物之腐熟、消化、吸收、转输无不赖阳气之蒸腾和推动,“少火之气壮”,食得阳助而消化。治宜健脾和胃,理气宽中。处方:黄芪20克,党参12克,炒白术12克,焦薏苡仁12克,茯苓12克,甘草4.5克,制半夏12克,紫苏梗12克,炙鸡内金12克,炒枳壳12克,焦山楂12克,神曲12克,制大黄6克,大枣7枚。

二诊:此方加减治疗30天后,症情有所缓解,大便1~21次,食欲增,嗳气减,精神爽。但近因饮食油腻荤腥而症复如故,胃脘隐隐作痛,食后中上腹痞满不解,按之濡,食纳减。此火不生土之象,治宜补火生土。处方:党参12克,焦白术12克,熟附块9克,肉桂3克(后下),炙鸡内金12克,炒莱菔子12克,焦山楂12克,炒枳壳12克,木香9克,茴香9克,炒蟾皮9克,陈皮9克,荜澄茄9克,甘草4.5克,制半夏12克。

三诊:服上方7剂后,早饱、脘胀、嗳气、隐痛等明显缓解。药已对症,效不更方,在后续治疗中先后用过大腹皮、香橼皮、炒谷芽、炒麦芽、旋覆花、代赭石、麻仁等药物。前后调治4个月左右,症状基本消失,偶尔因天气变化或饮食不慎出现症情稍反复,继进原法化裁,症情基本康复,形体渐丰,神色转佳,可以胜任学习任务。

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阳化气”之说,考虑患者久病中阳不振,“无火无以熟谷”,乃取补脾气、温振阳气之品。党参、焦白术、熟附块、肉桂、荜澄茄补火以生土,化气促健运;取炙鸡内金、炒莱菔子、焦山楂、炒枳壳、木香、茴香等利气消导。全方消补兼施,动静结合,使症入坦途。

从肝论治脾胃病

典型医案:疏肝健脾治慢性结肠炎。

宋某某,男,36岁,201356日初诊。患者慢性腹泻2年余,症状时有反复。大便日行2~3次,不成形,有时伴有腹痛,胃纳尚可,舌淡、苔薄,脉缓。在外院肠镜检查后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此属中医“肠风”,治以疏肝祛风、健脾化湿、利气清肠。处方:柴胡12克,炒白术12克,炒白芍12克,木香6克,槟榔12克,黄连6克,干姜9克,马齿苋20克,葛根20克,制香附12克,甘草6克,防风12克,炒石榴皮12克,芡实30克,枳壳12克。14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症无进退。疾病迁延2年余,非短期可以获效,当恒心调治。上方加黄芪30克,党参12克,秦皮15克,14剂。

三诊:大便次数减至每日1~2次,腹痛有所缓解,舌苔薄腻,脉滑。处方:黄芪30克,炒白术12克,炒白芍12克,木香6克,槟榔12克,黄连6克,干姜9克,马齿苋20克,葛根20克,秦皮12克,甘草6克,防风12克,桑叶12克,炒石榴皮12克,地锦草30克,枳壳12克。14剂。

四诊至七诊:症情逐渐改善,大便每日1次,偶有2次,基本成形,腹痛消失。上方继续守法以治2月余。

八诊时大便日行1次,有时2次,基本成形,无黏冻状,无腹痛,纳可。以后随访均在此方基础上随证加减,症情稳定,至今未大发。

按:王庆其治疗慢性结肠炎常从肝论治,以疏肝健脾、清肠祛风法收效。药用痛泻要方加葛根黄芩黄连汤、木香槟榔丸、四君子汤等参伍变化。配伍中最有特色处是佐以祛风之品,如防风、桑叶等,有时也加白蒺藜等,依据是结肠炎的临床表现类属中医“肠风”范畴。《素问·风论》云:“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风者善行而数变”。风气通于肝,祛风药有疏肝以条达肠胃之功,祛风可以解痉止痛,有抗变态反应性炎症的作用,临床用之有很好疗效。

从肺论治脾胃病

典型医案:肃肺润燥治顽固性便秘。

尤某某,男,71岁,2013518日初诊。患者长期大便不爽,3~7日一解。时有腹胀,口干,饮水不多,食欲尚可。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服降血压药,基本可以控制血压,血脂偏高,血糖在临界线上下。经常服用润肠通便药物,大便时通时秘。舌质微红、苔薄腻,脉弦滑有力。前医已用过各种润肠通便方法及药物,改拟肃肺润燥法试投。处方:北沙参12克,麦冬12克,光杏仁15克,桔梗9克,炙紫菀12克,枳壳15克,枳实15克,全瓜蒌30克,莱菔子15克,生白术30克,生白芍30克,甘草6克。14剂,水煎服(下同)。

二诊:药后大便2~3日一解,仍较干结不爽。上方炙紫菀改为30克,生白术改为40克,生白芍改为40克,枳壳改为20克、枳实20克。14剂。

三诊:大便1~21次,质较软,口干好转。守上方续治14剂。

四诊:近日大便1~21次,成形,自觉腹部舒适,纳好,精神佳。处方:北沙参12克,麦冬12克,光杏仁15克,桔梗9克,紫菀20克,枳壳20克,枳实20克,全瓜蒌30克,莱菔子20克,生白术50克,白芍50克,甘草6克。14剂。症情稳定,大便每日1次,成形,腹部安和。

按:临床治便秘或简或难,难者屡治屡败,必须开拓思路。王庆其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采用肃肺润燥法治疗顽固性便秘,往往有效。方中北沙参、麦冬、光杏仁、全瓜蒌、炙紫菀润肺利肠;桔梗与枳壳、枳实相配伍调节肺与大肠之升降;生白术和白芍用治顽固便秘是王庆其经验方,生白术和白芍常用30~60克,治便秘润而不伐,通便效果甚佳。

从心论治脾胃病

典型医案:泻心肝之火治情志相关性脾胃病。

患者女,58岁,2017815日初诊。主诉:失眠焦虑、食后腹胀1年余,大便不成形。患者诉长期睡眠不安,容易紧张烦躁不安,浑身不舒服,主诉多而变化不定,心悸、气急、头昏晕、口干、多汗、潮热面部发红、吞咽梗塞感、胃部经常不适、腹泻,大便每日2~4次。外院肠镜检查(-),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病理示: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曾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近日食后腹胀,偶有嗳气,腹隐痛,胃纳尚可。大便日行2次,不成形,便质烂,夜寐尚可。舌质稍红、苔白腻微黄,脉细数滑。西医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为脏躁证、肠风、胃痞,治以清火消虑、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清肠祛风。处方:生山栀12克,淡豆豉12克,黄连6克,莲子心6克,灯心草6克,煅龙骨、煅牡蛎各30克(先煎),天麻12克,枳壳12克,炒白芍12克,白术12克,延胡索12克,制香附12克,薏苡仁30克,葛根30克,马齿苋30克,藿香12克,苏梗12克,木香6克。14剂,水煎服(下同)。

829日二诊:证无进退,仍潮热汗出,睡眠不安,食后腹胀不适较前好转,嗳气未作,口干明显,大便质偏烂,每日1~2次。舌红、苔薄腻,脉细数。上方加合欢皮30克,茯苓、茯神各20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14剂。

912日三诊:潮热汗出好转,睡眠改善,大便前段成形、后段质软,日行1次,近因进食甜食,出现烧心、泛酸等症状,口干稍好转,胃纳佳,腹胀、嗳气。舌红、苔薄白略腻,脉细数。治以继续泻相火、疏肝宽肠理气。处方:生山栀12克,淡豆豉12克,黄连6克,煅龙骨、煅牡蛎各30克(先煎),天麻12克,枳壳12克,川石斛12克,玉竹12克,马齿苋20克,青皮6克,陈皮6克,枳壳12克,制香附12克,佛手9克,玫瑰花6克,厚朴花6克。14剂。

四诊至九诊:患者潮热汗出等更年期症状较前好转,时有反复。腹痛、腹泻未作,偶有嗳气不适,饮食不当偶有泛酸,精神和睡眠较前明显转佳,继以前方加减。

2018124日十诊:潮热汗出消失,每天能睡5~6小时,精神较前有改善,大便日行1次,胃中偶有不适,稍有胀气,嗳气,痞满等症状,胃纳佳,舌苔薄,脉细。治拟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处方:柴胡12克,炒白术12克,枳壳12克,玫瑰花6克,厚朴花6克,青皮6克,陈皮6克,枳壳12克,茯苓、茯神各12克,佛手9克,合欢皮3克。14剂。

2018415日随访:近期某三甲医院复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诉睡眠尚好,焦虑情况明显改善,胃中稍有不适,时有嗳气,轻度腹胀,纳好,大便每日1次,偶然不成形。嘱可以停药,注意饮食起居调摄,并定期随访。

按:更年期妇女往往会发生生理、心理方面的改变,同时伴有脾胃病的情况很多,临床多见“肝阳有余,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在情志方面容易出现焦虑症,同时伴有胃肠器质性病变,属典型的“心身消化病”。本案患者存在焦虑症现象伴萎缩性胃炎和肠易激综合征。治疗采用经验方“栀子消虑汤”(由山栀、淡豆豉、黄连、莲子心、灯心草、连翘、生龙骨、生牡蛎、柏子仁、天麻、枳壳、郁金等组成)辨证加减,其中山栀、淡豆豉清宣郁热除烦,黄连、莲子心、灯心草、连翘清心火,龙骨、牡蛎、茯神镇静安神,白芍、延胡索、制香附疏肝理气止痛,与白术、薏苡仁、木香健脾和胃共解肝郁乘脾之泻;马齿苋、葛根清肠祛风。患者反复出现腹胀、腹痛、嗳气、焦虑等肝郁气滞乘脾之证,故以疏肝宽肠理气之药加减,如陈皮、青皮、佛手、玫瑰花、厚朴花、柴胡、枳壳等。同时佐以心理治疗,经过半年左右的调理,精神症状和脾胃功能明显好转,症情稳定,生活质量改善,复查胃镜明显好转。


提示:文章仅供参考与学习,患者如有所需,还需中医辩证而治,切勿盲目套方使用。

文:上海中医药大学:陈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卢嫣。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