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头晕、盗汗、失眠验案

作者:朱梦龙发布日期:2023-05-15阅读量:2190转载量:

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头晕、盗汗、失眠验案

冯世纶教授继承胡希恕先生学术思想,并对《伤寒杂病论》的诸方证进行六经归类,提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归属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本文通过整理冯世纶教授运用此方的验案,总结其应用经验:辨六经八纲,抓方证的实质病机;拆分加减,灵活变通。从而简化了经方的辨证程序,扩大了本方的应用范围,便于年轻医师学习掌握。

灵活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辨六经八纲,抓实质病机

冯世纶教授指出,经方的运用,当明其实质,抓其病机。经方的病机,即六经——八纲——方证,亦即通过临床症状表现,明其病位、病性,明确其六经归属,进而识别其方证。分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之六经归属,当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证,辨证要点为小柴胡汤证见气冲心悸、二便不利、烦惊不安者。本方六经辨证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乍看复杂,实则简单,实际概况了本方4个要点:

①少阳半表半里之孔窍症状,如口苦、咽干、目眩、恶心、胸闷、胁胀、精神情志疾患等。

②同时兼阳明之热,如汗多、盗汗、口干、便干等。

③兼太阳之表,如头痛、身痛、汗出、恶寒等。

④亦伴太阴里虚或里饮之症,如胃胀、纳差、嗳气、恶心、心悸、苔腻等。

虽为多经合病,但有轻重主次,具体到临床每一位患者,各经轻重各不同,当随病情加减变通。

只有抓住方证的病机,才能便于学者掌握其规律并用之临床,即无论什么病,均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只要其符合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均可用此方。

2、拆分加减,灵活变通

经方不是原方原量不可变更,当“随证候之出入变化,或加减、或合方”,如此才不失“辨证施治”精髓。本方可看作小柴胡汤合苓桂术甘汤(去苍术)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大黄而成,冯老应用此方时,常根据病情需要加炙甘草,取小柴胡汤之意;去铅丹,因其有毒且用于临床神经症状不甚明显;或加苍术,兼治太阴,外邪里饮,取苓桂术甘汤之意;或去大黄,如未到阳明腑实或瘀血不重;或加生石膏,用于阳明病外证重者……当然,合方用之又不可胜数。本方而不局限于条文所述症状,临床中凡符合上述诸方证,无论外感、内伤,无论内外妇儿男科病,均有应用之机会。

如此通过归六经、抓病机、拆方证之后,简化了本方的辨证程序,明确了本方应用规律,扩大了本方的应用范围,更便于年轻医师学习掌握,使得经方易学易用,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3、冯世纶教授医案

案一:头晕案

患者某,女,49岁,2014515日初诊。

主诉:头晕、头昏沉2月余。2个月前生气后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最高血压185/110 mmH克(1 mmH克≈0.133 kPa),头晕蒙感,服降压药盐酸阿罗洛尔仍发作,服中药1个月无明显效果。

刻下:头晕、头昏沉,胸闷,口干、咽干,晨起恶心,目视双影,脾气急,鼻及后咽部发黏,心慌、有恐惧感,饮水可,月经2个月一行,量少,无口苦,无胃胀,汗不多,无盗汗,纳佳,二便调,舌淡胖苔白根腻,脉沉细。中医诊断:眩晕,六经辨证:太阳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

用药:柴胡12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生石膏45克,苍术10克,生姜15克,大枣20克。7剂,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二诊(2014522日):头晕蒙显减,诸症好转,随证加减7剂善后。

按:头晕、胸闷,恶心,目视双影,咽干为少阳之小柴胡汤证;口干、脾气急,为阳明热象;头昏沉、鼻及后咽部发黏,舌淡胖苔白根腻,脉沉细,为太阴饮证,结合心慌,为外邪里饮,水气上冲之苓桂术甘汤证,结合心慌、恐惧,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故辨六经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因阳明热重而里实不明显,以生石膏易大黄;故辨方证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案二:盗汗案

患者某,男,51岁,2014219日初诊。

主诉:汗出盗汗2年余。

刻下:汗出、盗汗,兼有肩背、腰酸痛,口干或苦,心下痞,嗳气,眠差,无夜尿,大便日一行,苔白根腻,脉细弦。中医诊断:汗证,六经辨证: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

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炙甘草6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茯苓12克,苍术15克,陈皮3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生姜3片,大枣4枚。7剂,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复诊(201436日):汗出、盗汗已,余症亦消而愈。

按:先辨六经,根据提纲,口干、口苦为少阳;肩背、腰酸痛为表证,结合汗出、口干,为太阳之表。盗汗、口干,为表虚里热盛,即太阳阳明;嗳气、心下痞、苔白腻,为太阴,故辨六经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继辨方证,据《伤寒论》第99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口干苦、肩背酸,考虑小柴胡汤证;盗汗、口干,为表虚里热盛,结合身痛,则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嗳气、心下痞,苔白腻,以苍术、茯苓温中化饮,加陈皮理气消胀;故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案三:失眠案

患者某,女,56岁,20131010日初诊。

主诉:失眠1月余。西医诊断为“重度抑郁症”,一直服用佐匹克隆等安眠药,每晚仅能睡2小时左右,夜间惊醒十余次,烘热汗出。其人心情抑郁,精神紧张,恶风寒,左侧偏头痛,牙痛,心烦,口干口苦,心慌,耳鸣,乏力,两小腿发凉,纳差,3年来体重下降15公斤余,二便调,舌淡红苔白根腻,脉弦。中医诊断:不寐,六经辨证: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党参10克,炙甘草6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天花粉10克,远志10克,石菖蒲1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7剂,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并嘱停服安眠药。

二诊(20131017日):服上方每晚能睡5~6小时,耳鸣减,足凉、口苦已,余症减轻。随证加减继服14剂,诸症已不明显。

按:先辨六经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恶风寒、烘热汗出、头痛,此为太阳表证;耳鸣之辨,或为少阳郁热,或为水气上冲,结合纳差,牙痛,心烦,口干口苦,此为半表半里的阳证,即少阳病之小柴胡汤证;结合乏力、腿凉、心慌可辨为太阳太阴、外邪里饮之苓桂术甘汤证;失眠、焦虑、抑郁、烘热汗出,此为太阳阳明合病之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加天花粉清热止渴,针对阳明热;加石菖蒲、郁金安神定志解郁,故辨方证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患者如有所需,还需中医辩证而治,切勿盲目套方使用。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