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补阳还五汤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发布日期:2023-04-03阅读量:471转载量:

补阳还五汤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方证、病机

本方是清代名医王清任针对中风半身不遂而制的方剂。王氏指出:“人之半身不遂,由元气亏损。夫人之元气,分布周身,若亏损过半,经络自然空....故半身不遂”。后世将此说法归纳为“气虚血瘀”。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血液循环的动力是“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亦血瘀。

气虚不能行血,以至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养,故致半身不遂,口眼咽斜;气虚血滞,舌体、面肌失养,故语言謇涩,口角流涎;气虚失于固摄,气化失司,则小便频数,甚或尿遗不禁;太白、脉缓为气虚佐证,舌黯淡为气虚血滞之征。

综上所述,本方病机为气虚血滞,因虚致瘀,瘀阻脑络;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本虚标实。

药证

补阳还五汤便是一张补气活血的方剂。方中主要以大剂量黄芪补气,当归、赤芍药、川芎、地龙、红花、桃仁等药物活血化瘀。适用于气虚血瘀证。具体而言,因其病机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故方中重用生黄芪为君药,大补脾胃中气以资化源,顾摄经络真气以节散流,便气旺则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当归尾长于活血,兼能养血,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为臣药。

佐以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以治标;更佐性善走窜、长于通络之地龙,与生黄芪配合,增强补气通络之力,便药力能周行全身。

诸药合用,则气旺血行,瘀消脉通,筋肉得以濡养,萎废自能康复。

本方配伍用药特点有三:

一是重用生黄芪(四两),量大力专,既可资生脾胃化源又能顾护经络真气,使营卫之气充足,方能鼓动血脉,可谓“开源节流”。

二是活血通络之药用量较小,六味药的总量仅为黄芪的五分之一,既使全方祛瘀而不伤正,又体现了补气为主,化瘀为辅的立法宗旨。

三是在黄芪运用上,不仅量重,还要求渐增,愈后继服、久服,以补“阳”还“五”。

临床解说

临床用好补阳还五汤的关键是对气虚血瘀证的把握。这里所指的气虚证,主要指黄芪证,因为本方中黄芪的用量高达四两(120克),黄芪证的自汗而浮肿或麻木不仁而虚浮是必见的。瘀血证则主要表现在舌质上,舌质多紫暗,或有瘀点瘀班。

本方证如下:

1、半身不遂,肢体麻痹不仁,或身体痛。

2、浮肿,下肢为甚,自汗,恶风。

3、舌质多淡胖,呈紫暗色,或有瘀斑瘀点,脉沉缓,细涩。

本方虽然以半身不遂为主要适应病证,但临床应用不必拘干此。凡见“气虚血瘀证”的中风后遗症缺血性脑血管疾患、脑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神经炎、坐骨神经痛、头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及多种自身免疫性疾患的慢性肾炎、系统性红班狼疮等均可使用本方。

本方是黄芪类方中的活血化瘀剂。与桂枝茯苓丸(桂枝类方)、血府逐瘀汤(柴胡类方)一样,皆用于瘀血证,但区别比较明显。

桂枝茯苓丸证是桂枝证加瘀血证,故见下腹痛、拒按、头痛、面红、妇人月经不调等证,舌质虽然紫暗,但多坚老;血府逐瘀汤证是柴胡证加瘀血证,故见胸胁苦满、上腹部胀痛等证,舌质也多坚老。

而本方的黄芪证比较突出,症状多为肢体运动或知觉的异常,同时伴有自汗,浮肿等,舌质多暗淡而胖。本方证与黄芪桂枝五物汤证都属气虚血瘀证,但本方证的瘀血程度比黄芪桂枝五物汤证严重。反映在由四肢麻本而为半身不遂,舌象由暗而为紫。

名家注选

1、陆懋修:“观其方用黄芪四两,归尾二钱,赤芍钱半,川芎、桃仁、红花各一钱,加地龙亦一钱,主治半身不遂。方以黄芪为君,当归为臣,若例以古法当归补血汤,黄芪五倍于当归,则二钱之归宜君以一两之芪,若四两之芪即当臣以八钱之归。今则芪且二十倍于归也,大约欲以还五成之亏,有必需乎四两之多者。”(《世补斋医书》)

2、张锡纯:“至清中叶王勋臣出,对于此证专以气虚立论,谓人之元气,全体原十分,有时损去五分,所余五分,虽不能充体,犹可支持全身。而气虚者,经络必虚,有时气从经络虚处透过,并于一边,彼元气之边,即成偏枯。爰立补阳还五汤,方中重用黄芪四两,以峻补气分,此即东垣主气之说也。然王氏书中,未言脉象何如,若遇脉之虚而无力者,用其方原可见效。若其脉象实而有力,其人脑中多患充血,而复用黄芪之温而升补者,以助其血愈上行,必至凶危立见,此固不可不慎也。前者邑中某人,右手废不能动,足仍能行。其孙出门,遇一在津业医者甫归,言此证甚属易治,遂延之珍视。所立病案言脉象洪实,已成痪证无疑。其方仿王氏补阳还五汤,有黄芪八钱。服药之后,须臾昏厥不醒也。夫病本无性命之忧,而误服黄芪八钱,竟至如此,可不慎哉。”(《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3、岳美中:“补阳还五汤是王氏以补气活血立论治病的代表方剂,方中选药精,配伍当,动静得宜,主次分明。主药黄芪用以培补已损失之五成元气,药量达四至八两,助药归、芍、芎、桃、红、地龙辅黄芪流通血脉,化瘀行滞,每味仅在一至二钱之间,其总量为七钱半,是主药的五至十分之一。适用于中风右半身不遂,神志清醒,右脉大于左脉,重取无力,舌苔右半边尤白,舌质淡,动转困难,属于气虚不运者。此方对左手不用者疗效较差,黄芪用量不足一两无效,而且原方服后还可能有发热反应,使用时应予注意。”(《岳美中医话集》)


提示:以上文章仅供参考,患者用药需中医辩证,切勿盲目套方使用。

文源:杏林明医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