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新型冠状病毒“外感病”的汉传中医诊疗方案(2022.12)(上)

作者:发布日期:2022-12-30阅读量:760转载量:

2020年初,北京汉传中医研究院学术团队在院长刘志杰先生的带领下,结合当时各地新冠病例特点及国家公布的相关诊疗数据,先后发布了第一、二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汉传中医诊疗方案”和相关科普文章,并以此帮助到了诸多患者和临床一线医生。

随着新冠病毒毒害性的弱化、传染性的增强、发病症状转向上呼吸道为主的特点以及影响范围的扩大,诊疗方案也应随之修订。

为便于医务人员精确辨证选方用药,我院首先根据如今多数新冠病例起初已无“肺炎”特征,而以典型的中医“外感病”为主要表现,将诊疗对象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外感病”。

同时,我院根据近期观察的各地千余例患者的发病与诊疗经过(包括合理治疗并快速缓解病例、失治误治病例及未经治疗的病例等)的分析与总结,推出第三版诊疗方案,继续为奋斗在临床一线的医界同仁,提供我们的诊疗思路,为中医在疫病的疾控和治疗上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新型冠状病毒“外感病”的汉传中医诊疗方案(2022.12)


新型冠状病毒外感病汉传中医诊疗方案

一、发病特点与病因病机

较之前的“新冠肺炎”,2022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各地的新冠疫情仍属于中医“外感病”范畴,但病位从“肺部”转向上呼吸道为主。11月以来,大多数新冠病例发病迅速,病情变化较快,通常在12小时以内,即可从最初的咽喉不适等症,进展到出现发热(38~40℃)、身冷、头身关节疼痛、乏力等症,发病第2~3天还可能出现咽痛、咳嗽、咯痰、鼻塞、流涕、嗅觉或味觉减退、恶心干呕、腹泻等表现。

虽然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各地病例的症状表现稍有差异(如北方及华中地区病例的发热及痛症相对较重,南方病例痛症相对偏轻或多以酸痛为主,西南病例常合并寒湿表现等),但中医病机基本以外感伤寒证,或合并外感中风、外感中湿为主要特点,而单纯的外感中暍(温病)较为少见。又受个人体质等不同,常合并内伤病(太阳本病、少阴本病、少阳病、厥阴病多见)。

大多数病例的舌质多为舌边尖偏红、舌体偏干,部分见有齿痕;舌苔多为薄白、舌根部微厚而白或微黄。这提示证候仍以外感表证为核心,外感病邪与正气交争于表位而出现寒热错杂的病理,病理产物以津液输布障碍导致的气滞为主,或兼见水饮、食积,伴血瘀者常与基础病相关。

老年或体弱患者以寒热错杂的外感合并厥阴病为多;青中年或体质较好的患者,以太阳外感病、外感合并少阳病为多;小儿患者以太阳外感病或合并太阳阳明为多。

总之,近期新冠疫情以外感病表证为主,病邪内传的程度相对以往较轻,合并证多为原有某病又感受本病所致。

若患病期间失治误治(具体见下节)或恢复较差,恢复期易见太阴或阳明的内伤里证,以留饮或泄泻多见。

二、诊疗须知与注意事项

1、近期新冠病例中,可见以下三种情况:无发热身痛等症状的感染者,多未采取(或无需)药物治疗;有明显症状并经合理的解热镇痛药治疗的患者,从起病到稳定退热,一般需2~3日;有明显症状而未经治疗的患者,观察病例较少,个别可见持续或反复发热多日。

2、经合理并及时的中医经方治疗,患者一般在服药微发汗后即可缓解发热身痛,1224小时内可稳定退热,1~2天内症状显著缓解,且不会出现咽痛症状,3~5天左右病毒检测转阴,1周内可基本恢复,完全恢复时间与个人体质、原有疾病和是否坚持治疗相关。

3、合理补充水分和正常的排病反应对病情恢复尤为重要,如正确的发汗(服药后盖被微出汗,身体有汗出感即可),出汗后适当饮用温水(解渴即可,补充体液),咳嗽排痰(排毒过程)、大小便通畅,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

4、未坚持治疗、治疗失当或体质较弱者,易有如咳嗽、喉中异物感、嗅觉味觉减退、胃肠不适等症状不易缓解或反复,需对证巩固治疗。

5、需注意,许多使用“布洛芬”的患者,或退热效果不显,或体温升降波动较大而反复、其他症状恢复减慢,而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感康等药物的患者,多数退热止痛效果相对明显和稳定。这与该类药物对人体津液调节程度的不同有关。津亏明显或体虚者,谨慎使用布洛芬。

6、近期许多服用“连花清瘟”或其他清热解毒、治风热类的中成药、中药汤剂的患者,或退热效果不佳,或症状虽暂时缓解,但恢复期明显延长,其余症状缓解及治疗变慢,这与近期多以伤寒证为主,而此类药物仅为“对症治疗”,但药性过寒而留邪有关,并易导致留饮咳嗽、咯痰、流涕、腹泻、食欲减退等症迁延反复,更易引起病邪郁留日久,到次年春夏发为温毒热病。

即,受冬季气候影响,对以外感伤寒证为主的患者,如不合理使用解热镇痛药、清热解毒或清热泻下药等,都易导致病情反复迁延或传变。错误运用寒凉药还易造成如肝损伤等不良反应。

如使用安宫牛黄丸等治疗高热不退时,注意需在退热后,续服对证方药应对外感余邪,以防病邪内陷或传变。

7、恢复前不宜吃寒凉或过甜的食物、水果,避免诱发或加重咳嗽、咯痰、恶心、腹胀、腹泻等症;务必避免外出或洗澡等造成的吹风着凉,或发病期间不要洗澡,否则极易导致症状反复。

8、新冠及其他流行性疾病,易受季节、气候及地理因素影响,如气候转暖或某地环境特殊而出现温热性病证,可参考“化裁加减”部分的相关方证进行辨证治疗。

三、中医经方的辨证论治

外感病,即感受外界病邪所致的疾病,无论自然环境异常诱发机体内环境紊乱,还是细菌、病毒(中医称为疫疠)等侵袭机体,皆属外邪引发的外感病范畴。

与以往相同的是,近期新冠证候仍由疫疠之邪引发的以外感风寒或夹杂湿、温的表证为主,亦可合并原有内伤病,因此在诊治本病时,当以对治外感表证为首,兼治内伤。

区别是,以往的新冠肺炎存在轻重型的明显不同,而近期新冠病例多属于轻症(少见器质性病变或侵犯肺脏),少见的重症基本为有较多或较重基础病的患者,且须经指定医疗机构救治,因此,本方案的诊疗对象主要为轻型的新冠患者。

诊治过程中,除了要析清证候的寒热偏向和病理产物外,尤其要注意“外感病”证型的辨别,仔细询问发热程度、恶寒与否、汗出情况、口干渴否、疼痛程度与位置,参合脉象为主、舌象为辅,辨明津液盛亏,才能更为精准的选方用药。

【辨证须知】

1、近期新冠病例的证型,首先在于区分伤寒(恶寒、无汗、头身痛、咳喘、脉浮数紧等)、中风(恶风寒、汗出、头身痛、脉浮数缓等)、中湿(恶风寒、关节疼痛而烦,身肿或关节红肿而痛等)。其次在于辨明太阳外感病(有明显体温升高的发热或高热)与少阴外感病(无明显体温升高的低热、微发热或不发热),如此才能明确选择基础方证。

2、近期大多数病例都存在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痛的表现,因此以太阳外感伤寒证居多,少部分患者为少阴外感证。

3、部分病例受体质等因素的影响,外感常与少阳、厥阴出现典型的合并证,因此,务必根据提纲证针对性的详细询问患者病情,避免因诊疗不周,只治疗外感而引起变证。

4、少数患者会在发病初或误治后,出现合并内伤阳明、太阴,或发为外感温病的情况。

5、综上特点,本治疗方案将按以下五小节进行论述。除以下简要解析,外感病的详细论述可参考《经方辨治学》相关章节。

6、本方案通用于其他外感流行病的诊治。

【注】以下方剂用量基本为汉代计量,即1=15克,1=200毫升,临床中需根据实际情况按比例调整。对于此类传染性强、病势较急的外感病,药量不宜过小,否则药势不抵病势,难起到较好且快的疗效。

建议1两用量:成人或体质较好者10~15克,老年或体虚患者5~10克,小儿3~5克。

(一)太阳外感病为主

如上,近期新冠病例中,太阳外感病是主要证型,又以太阳外感伤寒证和风寒两感证最为常见,少数会合并外感中湿。

1、太阳外感伤寒证

证候表现:发热或高热,恶寒怕冷,无汗,头身关节或肌肉疼痛;或口干渴而烦躁,或咳喘、咽痛;脉浮紧数;舌淡红或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

推荐基础方:

1)若发病较急、症状相对单一,或体质壮、小儿患者,宜麻杏石甘汤。

2)若高热、无汗,烦躁身痛明显者,宜仲景大青龙汤。

3)若老年或体弱体虚,或伴喘咳者,宜下气橘皮汤。

2、太阳风寒两感证

证候表现:发热或高热,恶风寒,汗出、少汗出或无汗,头身关节或肌肉疼痛或周身发酸;或身痒;或咳喘、咽痛;脉浮数偏缓;舌淡红或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

推荐基础方:

1)典型证,宜麻桂各半汤。

2)若恶风寒、无汗明显,或伴颈项咽喉症状,或便溏腹泻者,宜葛根汤。

3)若发热或微发热,伴恶心干呕、胸闷、喘咳、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嚏涕等虚寒水饮明显者,宜仲景小青龙汤。

4)若见喘咳不止或较重,宜厚朴麻黄汤。

3、太阳外感中湿或风湿两感证

证候表现:发热,恶风寒,汗出或无汗,关节或肌肉疼痛,多伴水肿或红肿;脉浮软散;舌淡红或边尖红,有齿痕,苔水滑或腻。

推荐基础方:宜麻杏苡甘汤为主。

【相关方证】

1、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去节,4两),杏仁、炙甘草(各2两),石膏(8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相关条文:

太阳伤寒,其人恶寒发热,口舌干燥,无汗而咳喘者,麻杏石甘汤主之。(《经方法钥》)

发汗后或大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据宋63修订)

2、仲景大青龙汤

麻黄(去节,6两),石膏(4两),生姜(3两),桂枝、炙甘草(2两),杏仁(1两),大枣(擘,10枚)。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相关条文:

太阳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仲景大青龙汤主之。(《经方法钥》)

3、下气橘皮汤

橘皮、紫菀、麻黄、杏仁、当归、桂枝、炙甘草、黄芩(各3分,约10克)。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瘥,重合之。忌海藻、菘菜、生葱。

相关条文:

疗春冬伤寒,秋夏冷湿咳嗽,喉中鸣声,上气不得下,头痛方。(《古今录验方》)

4、麻桂各半汤(推荐剂量比例)

麻黄、桂枝、赤芍、生姜(各3两),杏仁、炙甘草(各2两),大枣(擘,12枚)。

上七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顿服,不瘥更服。

相关条文:

太阳外感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汉传修订)

太阳风寒,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经方法钥》)

5、葛根汤

葛根(4两),麻黄、生姜(各3两),桂枝、炙甘草、芍药(各2两),大枣(擘,12枚)。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相关条文:

太阳风寒,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或并阳明协热利者,葛根汤主之。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经方法钥》)

6、仲景小青龙汤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各3两),半夏(4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相关条文:

太阳风寒证,并太阴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逆倚息不得卧,或溢饮,或留饮诸节而痹痛不遂,仲景小青龙汤主之。其人无热者,乃少阴外感,当去芍药。(《经方法钥》)

7、厚朴麻黄汤

厚朴(5两),麻黄、半夏、石膏(各4两),五味子、杏仁(各3两),干姜、细辛(各2两),小麦(8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纳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相关条文: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金匮要略增补》依宋本条文拆分)

8、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薏苡仁(6两),麻黄(去节,4两),杏仁、炙甘草(各2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汗出即愈。

相关条文:

太阳中湿,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无汗,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经方法钥》)

(二)少阴外感病为主

少阴外感病的辨证重点在于低热或无明显发热,治则以温散祛寒为主,谨慎使用清热药物。近期疫情的少阴外感证多以伤寒证为主,少见单纯中风证。

少阴外感伤寒或风寒证

证候表现:无热或低热,恶风寒,身凉喜暖,无汗,头痛项强,咽痛,鼻塞嚏涕,周身骨节痛,腰痛,手足冷,咳喘,但欲寐;脉微细、微浮细紧或沉细;舌淡红或淡白,或有齿痕,苔薄白。

推荐基础方:

1)典型证,发病急、症状相对单一者,宜汉传小青龙汤(仲景麻黄汤)。

2)典型证,关节沉重疼痛明显,或颈项肩背冷痛不适,脉偏沉者,宜汉传大青龙汤。

3)若周身发冷或手足逆冷明显,或头身沉重疼痛、咳喘者,宜麻黄附子细辛甘草汤。

4)若恶风寒而汗出者,可酌情在上方基础上合用桂枝汤或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相关方证】

1、汉传小青龙汤(麻黄汤)

麻黄(去节,3两),桂枝 杏仁(各2两),炙甘草(1两)。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相关条文:

少阴伤寒,头痛、无热恶寒、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经方法钥》)

附:少阴风湿,无汗而恶寒,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加白术4两),发其汗为宜。(《经方法钥》)

2、汉传大青龙汤

麻黄(去节),桂枝、细辛、五味子、炙甘草(各3两),杏仁(2两),半夏(4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相关条文:

少阴凉滞,身凉喜暖,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或一臂不随,时复转移在一臂,其脉沉细者,为留饮。大青龙汤主之。(《经方法钥》)

3、麻黄附子细辛甘草汤

麻黄(去节)、细辛、炙甘草(各2两),附子(炮,1两;若生用,成人5克起用)。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相关条文:

少阴伤寒悉具,其人四逆者,麻黄附子甘草汤主之。若头身重痛而咳逆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经方法钥》)

(三)外感合并少阳病

此类病证常为患者本有少阳病,或因外感病邪诱发少阳病,或因发病初期失治误治导致病邪向内传变入半表里,同时表证未解,导致外感合并少阳病。

证候表现:除上述外感证典型表现外,可见往来寒热、忽冷忽热,或先发热汗出、后身凉畏寒,头晕目眩,眼干涩,口干苦或咽干,胸满痞闷不适,恶心干呕,心烦,纳差,腹中冷痛,大便稀溏或腹泻等;脉浮弦;多见舌红,苔薄白或腻或微黄。

推荐基础方:

1)少阳病表现相对典型、偏轻者,宜汉传小阴旦汤。

2)少阳病表现相对复杂、偏多或胃气失和者,宜汉传大阴旦汤(小前胡汤)。

【相关方证】

1、小阴旦汤

前胡(八两,120克),黄芩(三两,45克),炙甘草、生姜(各二两,30克)。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相关条文:

少阳病,身热汗出而畏凉,头痛目赤,心烦干呕,遇寒则腹中痛,下利者,小阴旦汤主之。(《经方法钥》)

2、大阴旦汤(小前胡汤)

前胡(8两),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各3两),大枣(擘,12枚),半夏(4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相关条文:

少阳病,头目眩晕,咽中干,每喜干呕,食不下,心中烦满,胸胁支结痞痛,腹中冷痛下利,往来寒热者,大阴旦汤主之。(《经方法钥》)

(四)外感合并厥阴病

原有厥阴病、基础疾病较多或体质较弱者,易在外感后出现此类证候。

1、寒热错杂、属厥阴病,常见证

证候表现:发热或微发热、恶寒,身凉或手足四肢逆冷,喉咽疼痛或红肿不适,咳嗽、咯痰,或咳唾脓血,胸闷不适或胸痛,或喘吸不畅,便溏或泄利不止等;脉沉而迟;舌红或淡红、苔白或黄,或见瘀斑。

推荐基础方:

麻黄升麻汤为对治厥阴病合并外感风寒或疫疠的关键方剂,在预防以及临床各期的治疗上都有广泛应用。此方可对治表寒、表热、中上焦热、中焦寒湿,烦热、津亏、血瘀夹杂,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属厥阴病机证,对各种杂症及症状不明显的怪证较为适合。

如出现体虚伴痰热寒湿瘀血夹杂,或厥逆,或呼吸衰竭的中老年患者、危重症者,更宜以麻黄升麻汤为基础治疗方。

1)轻证或体势不足者,宜用加味方。

2)重证或体势耐受者,宜用千金方。

2、寒热错杂、属厥阴病,表里证明显

证候表现:恶风寒,发热、微发热或不发热,头身痛或项背痛,咳嗽、咯痰或咳喘,咽喉不适或疼痛,口干渴,恶心、纳差,腹胀或腹痛,大便溏或干难等。

推荐基础方:十神汤。

【相关方证】

1、汉传加味麻黄升麻汤

生麻黄、升麻、当归、丹参(各15克),草果、知母、黄芩、玉竹(各10克),生白术、干姜、桂枝、茯苓、炙甘草、赤芍、天冬、石膏(各5克)。

上十四味(16味),切,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便愈。忌海藻、菘菜、生葱、醋、桃李、雀肉等。(煎服法出自《外台秘要》)

2、千金麻黄升麻汤

麻黄、知母、玉竹、黄芩(各3两),升麻、芍药、当归、干姜、石膏、茯苓、白术、桂心、甘草、天门冬(各2两)。

上十四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服一升,微取汗愈。(《千金要方》)

相关条文:

外感病,或疫疠,病传或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经方法钥》)

3、十神汤

陈橘皮、麻黄(去根、节)、川芎、炙甘草、香附子、紫苏、白芷、升麻、赤芍(各4两),葛根(14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大钱(10~15克),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泽,热服,不拘时候。如发热头痛,加连须葱白三茎;如中满气实,加枳壳数片,同煎服。(计量为宋制,药物可按比例量取)

相关条文:

治时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此药不问阴阳两感,或风寒湿痹,皆可服之。(《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