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补法真传:25条补虚用药妙法

作者:发布日期:2022-12-21阅读量:866转载量:

补法真传:25条补虚用药妙法

辨证为虚证,必辨真假,有真实假虚的,有真虚假实的。阴虚本难治,用四物汤加炒黄柏,降火补阴。

1、补虚重在补脾,以绝水源;补肾重在补阴,以水生函木。

2、常服久服补剂,因证制宜,适当配健脾和胃,理气之品。即补益每兼理气调胃之义。

3、补阳剂中,常配滋阴药,有助补虚扶阳,使阴有所依,不致耗伤阴精。

4、在补阴剂中,加入补阳药,可阴阳兼顾,又能很好发挥补阴作用。

5、补气药与助阳药,补血药和养阴药,往往是相须为用的。

6、补血药,性多滋腻,有碍消化,对湿滞中焦,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不宜用。若必须用,应与健脾助消化药同用。

7、滋阴药久服易败胃,或内伤中阳,必要时配醒脾和胃之品;补阴药大多甘寒滋腻,不易消化,凡脾肾阳虚,食欲不振,腹满便溏者不宜。

8、补气药与行气药并用,补血药与活血药相伍,动静结合,补而不滞,药性温中兼凉;如气血两亏,阴阳倶虚证候,用气血并补,或阴阳并补的方法。

9、气能摄血,故常在补血治血时,着重配以补气药。补血药能滋养生血,和调节心肝脾经的功能,以助血的滋生。血虚与阴虚,往往互为因果。也可同时出现,补血补阴常同用。

10、精不足补之以味,形不足温之以气的治疗方法。

11、有补无泻,恐有碍于膀胱泄浊,故掺以茯苓,以淡渗,以泄之,如六味丸。

12、脏腑各虚证,可按五行理论,使用补母法,或间接补益法:如肝虚补肾,以滋肾水函肝木;脾虚补命门,以补肾中命火,以生脾土;肺虚补脾,即补脾土,以生肺金。

13、补土抑木法说:“不祛瘀则补无力,徒祛瘀,则脾胃更伤,应双管齐下,当和中泻木祛寒,小建中汤加味主之。白芍桂枝干姜炙草,半夏,橘饼,川椒,当参白术,即扶土抑木法。

14、凡用人参等补气药时,不用山楂,山楂破气,会抵消人参等补气药的作用,多用则耗气损齿。山楂助消化,促分泌,产后腹痛,赤白痢,疝气,腰痛,螩虫,食用过多,会损中气,脾胃虚弱者忌。

15、古人虽云:“痛无补法,此指邪气方面而言。脉平按稍止,脉虽大,而重按稍松,则是脉证俱虚,用补何疑。非气治,食治,火治也。由劳碌过度中气受伤。

16、治血虚发热,切记用散表清热之剂。血虚发热,以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虚热自除。

17、百病皆生于气,脾为脏气之源,各脏器虚,与脾气虚有密切关系。可认为气虚是以脾气虚为主。

18、汪昂说:“血虚者,补其气而血自生。血滞者,降其气,而血自下,血内溢者,固其气,而血自止。

19、气血两亏,阴阳俱虚证候,用气血并补,或阴阳并补的方法。如气能摄血,故常用于补血,止血时,着重配用补气药。补气与助阳,补血和养阴,往往是相须为用的。血虚与阴虚,往往互为因果,也可以同时出现,补血补阴常同用。

年老体衰,气血不良,产后血虚,脑力衰退者,用玉灵膏,由元肉4两,白沙糖4两,制膏每食5钱。

20、李东垣创补中益气汤,为补气药与升提药同用,是本方特点。

21、四物汤,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四药合用,补血调血,动静结合,补中有通,补而不滞。

22、凡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黄芪之属也;血虚者用当归补血汤,由黄芪30克,当归6克;气血双亏者,用十全大补汤。

23、凡阳虚者,补而兼缓,桂附干姜之属也;凡阴虚者,宜补而兼清,门冬、白芍、生地之属也;凡阴阳不调者,用炙甘草汤;凡精虚者,宜补其下,熟地、杞子之属也。

24、精血亏虚者,用鹿角霜合熟地,大补精血。

25、寒甚用药:如遇寒胸痛,加干姜,熟附子;如腕腹胁痛,以良姜为主药,胁痛加青皮。胃痛加木香,枳壳;痛经加当归,川芎。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