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名老中医治高血压秘方!

作者:发布日期:2022-10-28阅读量:1550转载量:

(一)活络蠲痹汤

供方名医:郭振球教授,生于1926年,治学精博,40多年来,教书育人,又承担医疗科研工作,主张以文献研究为先导,临床研究为基础,科学实验为手段,既要对传统医学理法锲而不舍,也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推陈出新。郭氏临床诊病在四诊观察、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开展了微观辨证和微观辩治对心脑血管疾病和肾系疾病较系统的研究,从细胞水平、亚细胞到分子水平上阐明“证”的实质及其药效学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果。

组成:天麻10克,钩藤 20克,木瓜10克,萆解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续断12克,黄芪15克,牛膝10克,僵蚕12克,松节15克,威灵仙15克。

功能:熄风蠲痹,养血活络。

主治:高血压病,中风半身不遂,手足不能举动,麻木不仁,关节酸痛或咳吐痰涎者。

用法:每日煎1剂,分2次服。

方解:高血压病的病机是“肝风内动,”风阳上冒,则头目眩晕;内风袭络,血虚不能荣筋,则成半身不遂:血络风邪阻痹,则手足不能举动,而麻木不仁;风盛激液为痰为湿,流窜关节,则可使关节酸痛。凡肢体不仁不用、麻木酸胀,大都是络脉失和。风痰或挟湿阻痹不通之候,方中天麻、钩藤祛风,僵蚕因风而僵反能治风。续断能续能补,威灵仙通络中之气;归、芍、松节和血络而利关节;萆、木瓜舒筋除痹;黄芪益气以助血行,可收血行风自灭之效。配人牛膝领诸药上出下行,左右逢源,各不相悖,大意以使风痰湿都得蠲除,而血脉正气的偏虚即可得而恢复健康。

病例:谢某,男,61岁。患高血压病2年,常有头晕,下肢酸麻乏力,迭经中西医治疗,时好时病。因外出归家,忽然眩扑,左侧肢体麻木,不仁不用,不时昏眩目暗,均偏于左。此血虚风痰阻络,即届偏废之根。予活络蠲痹饮,连服15剂,每日煎服1剂。二旬手能举动;再服1周,三旬挟拐足能步履。后用六君子汤加当归、白芍、薏米、木瓜,气血双补,舒筋活络而获复元。

名老中医治高血压秘方!

(二)十味汤(丸)

供方名医:屈自申,生于1928年,四川岳池县人。现为重庆市中医院主任医师,退休后留用。对中医药学理论刻苦钻研,有较深造诣。运用“四诊”。了解病史,重视现代医学检查,认为辨证与辩病结合是提高疗效的手段。不拘经方时方,古为今用,亦可随症加减,有效是从。有专病专方,有一方所用,有是证用是方,善于化裁创新,都取得良好效果。

组成:丹参20克,三七12克(碾粉兑服),黄芪30克,首乌20克,胡麻仁15克,胡桃(打)50克,乌梢蛇30克,山查20克,桃仁15克,蜂蜜(兑服)60克。

功能:益气生血,活血化瘀,养心安神,健脾润肠。

主治:心脑血管病变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症见头昏、心悸、少气、失眠、胸闷紧压或心绞痛、胃呆纳少,舌质淡紫,苔白脉涩。

用法:水煎服,日2~3次。

方解:人以气血为主,气为血帅,以气鼓动血行。年老气血不足则淤血内停。参芪补气扶正,增强免疫功能。三七不但补气,又能生血、活血化瘀,配以丹参祛瘀生新,改善微循环。加桃仁助力更强,改善心机适应力。首乌养阴补血,宁心安神。胡桃补肾健脑。配以胡麻仁、蜂蜜、山查、乌蛇软化血管,既有降压降脂功效,又有润场通便作用。年老脾胃虚弱,得以山查健脾开胃,增进食欲,又助消化。人以胃气为本,脾升胃降,胃和则安,脾胃健运能食则生化不息,以营养四肢百骸。本方益气生血,宁心安神,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健脾化湿,强肾健脑,乌发黑发,补充营养,除风湿以通络,润场通便,调节生理机能,故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本方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脂肪、多种维生素、糖、氨基酸及钙、磷、锌等均为身体每日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有预防疾病、增强免疫能力,健身壮体,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功效。

加减:头痛加川芎、白芷、葛根;身痛加灵仙、秦艽、鸡血藤;气虚加党参或人参类;血虚加当归、阿胶;心悸加柏子仁、玉竹;心律不齐加珍珠母,琥珀;失眠加枣仁、夜交藤;高血压加杜仲、天麻、罗布麻叶;高血脂加槐花、五味、茵陈;慢性支气管炎炎气阴两虚型加沙参、麦冬、银杏叶;脾胃虚加山药、百合、大枣;消化不良加谷芽、麦芽、鸡内金、建曲;腹泻加川连、广香;尿黄或小便不利加木通、石苇、车前草。

(三)通脉降压汤

供方名医:王多让,生于1939年,新疆人。中医主任医师。殊津贴,由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管理局批准为第二批全过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

组成:丹参30克,川芎15克,益母草30克,牛藤15克,寄生30克,泽泻15克,夏枯草30克,菊花15克,蝉衣12克,草决明15克,珍珠母30克(先煎),木香10克。

功能:活血通脉,降压除眩。

主治:高血压病。症见血压升高,眩晕目花,头脑胀痛,肢体麻木,舌质紫暗,脉弦紧或涩。

用法:水煎服,13次。

方解: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的眩晕范畴。前贤对眩晕病机的认识,不外“风、火、痰、虚、”四端。《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肝”,《丹溪心法》有“无痰则不作眩”,《景岳全书》有“无虚则不能作眩”之说;治法无非平肝潜阳、补肾滋阴、化痰除眩、益气养血补虚。而《素问·调经论》云:“人之所以有者,气与血耳,”故认为无论是七情、六淫、认食劳逸都可引起阴阳平衡失调而致五脏六腑营卫气血失常,血液运输不畅而阻于脉络。《素问·调经论》“气血不和,百病变化而生。”正所谓“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气血不调既成,则气血不得上充养脑,清窍空虚,或瘀血挟痰浊风火阻于脑窍,则为眩晕。治疗当以活血通脉,降压除眩为法。

本方川芎、丹参、益母草有较强的通行血脉之力,可调整全身血脉的运行,祛除瘀阻;配夏枯草、草决明、菊花、蝉衣等清热平肝,主治头脑眩晕胀痛;牛藤、寄生活血通脉;同时牛藤、泽泻可引血下行而降压;“气行则血行,”“气为血之帅,”故在活血通脉药中佐以行气之木香;配珍珠母镇静安神。诸药合用治疗高血压病,效果卓著。

加减:若头痛明显者可加全蝎6克、地龙12克;耳鸣者加磁石30克(先煎);若痰浊偏重者加半夏10克、白术12克;夜寝不安可加夜交藤30克、枣仁30克;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者加元参30克、生地12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肢体麻木明显者加乌蛇30克、威灵仙12克。

(四)平肝降压汤

功方名医:詹丈涛,生于1937年,云南人,国家审定的第二批继承名中医学术经验导师,云南省名中医,主任医师。任、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急诊分会顾问,云南省发明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中医药、针灸、中西医结合三个学会会长,云南省高级中医药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云南中医药杂志》主编等职。

组成:粉丹皮15~30克,淮牛藤15~30克,嫩钩藤(后下)15~30克,黑玄参15~30克。

功能:滋阴熄风、平肝降压。

主治:原发性或继法性高血压,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或肝肾阴虚,内热生风者。

用法:第一煎:丹皮、淮牛藤、玄参三味先用开水浸泡20分钟,武火煎煮1520分钟,加入钩藤煮10分钟,取汁500毫升,再加开水武火煮10分钟,取汁,与上煎合并浓缩取汁300毫升,13次分服,每次100毫升。

方解:高血压病多以肝肾失调为基础,一期多以肝经郁热或肝阳亢奋为主;二期以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多见;三期肝肾阴阳亏虚,并损及心脾肺,切多兼见风、痰、瘀、痹之象。方中粉丹皮辛、苦、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擅清血中之虚热,《草本纲目》称:“后人专以黄柏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故以为君。钩藤,甘、微寒,擅平肝熄风降压,清泄肝热,为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要药,故以为臣。淮牛膝,苦、酸、平,归肝、肾经,擅补肝肾,通经络,强筋骨,引血引热下行;黑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肾、胃之经,擅养阴清热,活血散结,故以为佐使。

方中四味皆有不同程度的滋阴降压、镇静、清热、熄风、解痉的作用,共奏滋阴潜阳,平肝熄风,降压通络的强大功效。

临床应用:作为治疗高血压病的基础处方随症加减化裁运用。I期高血压,如肝火旺者,常用本方与龙胆泻肝汤化裁;R期高血压,阴虚阳亢者用本方与天麻钩藤饮或镇肝熄风汤加减化裁;肝肾阴虚者与杞菊地黄丸加减化裁;III期高血压病已有心、脑、肾损伤,临床表现本虚标实,临床当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常用本方结合扶正培本(当分脏腑阴阳气血)配伍熄风、豁痰、化瘀、通络之品加减治疗。本方核心在调整肝肾阴阳平衡。以本期从根本上解除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基础。

(五)肾性高血压,防芪地黄汤

供方名医:陈孝伯,男,生于1929年,江苏省盐城市人。现任上海市中医医院老年病内科主任、内科主任医师,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内科学会委员、肾病学会委员。检验丰富,结合中西医学说,师古而不泥古,以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中医辨证论治方面,主张辨证与辨病论治相结合,他在40余年的歧黄医术生涯中,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均有独到建树,对老年病、内科肺肾系疾病深有研究,如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慢性肾病以及抗衰老等方面均卓有成效。获得广泛好评,在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

组成:汉防己15~30克,生黄芪15~30克,熟地12克,淮山药12克,山萸肉10克,泽泻12克,白茯苓15克,丹皮12克,丹参15克,卫矛15克。

功能:益气养阴,化瘀利湿。

主治:肾实质性高血压。

用法:11剂,水煎2次分服。

方解:肾实质性高血压其病因病机与原发 性高血压有所不同,该病临床表现大都有不同程度的浮肿和眩晕等症,属祖国医学的“水肿”、“眩晕”等病范畴,其发病特点为本虚表实,本虚主要表现为脾肾气虚和肝肾阴虚,标实是由于水湿、湿热、血瘀、肝风等因素。故临床上根据气阴两虚、水湿血瘀的病机来辨证施治,采用益气养阴、化瘀利湿的法则,以衷景的益气利水之“防己黄芪汤”合钱乙的滋补肝肾之“六味地黄汤”,二方加减组成“防芪地黄汤”为基本方进行随证加减治疗。

方中主药黄芪益气固表,有利水消肿之效,汉防己祛风行水,两者合用,益气利水,有相得益彰之功;熟地黄滋养肾填精,山萸肉敛阴养肝,淮山药益气补脾,泽泻泄肾水,丹皮泻肝火,茯苓渗脾湿。“三补”与“三泻”相反相成,共奏补阴利水之效。加丹参、卫矛以加强化瘀通络利水之功。

方中绝大部分药物都通过药理实验研究,对血管有直接及反射性舒张作用,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和利尿作用。多年来对肾性高血压临床观察疗效显著。

加减:凡肾气不足、下焦阳虚形寒肢冷者加热附块9~15克,(先煎)、肉桂3~5克(后下)以温补肾阳;若脾肾阳虚水肿甚者,加炒白术12克、川牛藤15克、车前子15~30克(包煎)、天仙藤15克,以加强健脾利水和降压之功;阴虚火旺,小溲涩痛者加知母12克、黄柏12克以滋阴降火;肝阳偏亢、头晕痛剧者,加生石决明30克(先煎)、珍珠母30克(先煎)。


提示:以上配方仅供参考,如需用药,还需中医辩证而治,切勿盲目套方。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