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杨观虎教授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临床经验

作者:发布日期:2022-07-14阅读量:874转载量:

美尼尔氏综合症(MeniereS Syndrome简称为MS),是由法国医生Prosper Ménière1861年首次提出。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内耳耳蜗膜迷路积水。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耳鸣,耳聋,波动性听力下降和耳闷胀感为主的常见多发病。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多发生于30~50岁的中青年人,少见于未成年【1】【2】。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无论药物或者手术,西医尚无特效疗法,无论药物或者手术都存在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威胁。

杨观虎教授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临床经验

本病属于中医的眩晕病范畴。杨观虎教授在几十年的临床中累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依据中医理论,认为美尼尔综合症病是因为风、火、痰、虚、瘀所导致,与肝、脾、肾三脏及其经络关系密切。在针灸治疗上重视“风”穴的应用,强调气机升降以及任督二脉的重要性。

杨观虎教授应用中药和针灸疗法治疗美尼尔综合症,具有疗效快、施治简便、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不受空间限制,且易为患者接受等优点,值得推广。

病因

1961年美尼尔医生首次解剖眩晕病人的平衡器官,发现内耳平衡器官有异常病理变化。1938HallpikeCairns报告美尼尔综合症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膜迷路积水,目前这一发现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证实【3】。然而膜迷路积水是如何产生的却难以解释清楚。目前已知的病因包括以下因素:各种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损伤(包括机械性损伤或声损伤)、耳硬化症、梅毒、敏、肿瘤、白血病等,也有可能与遗传基因或者免疫有关。总之,至今病因和病机依然不确定。但美尼尔综合症属于耳源性眩晕之一是可以肯定的。

DeSousa2002)将由已知原因引起的膜迷路积水产生的前庭症状疾患称为美尼尔氏综合征,美尼尔病被认为是一种特发性膜迷路积水。

临床表现

典型的美尼尔氏综合症有如下4个症状:眩晕、耳聋、耳鸣及耳内闷胀感。

1、眩晕

多为无明显诱因,可在任何时间突然发作,甚至入睡后也可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患者常感周围物体围绕自身沿一定的方向旋转,严重时可能突然倒地,闭目时症状可减轻。常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反射症状。发作期间,睁眼或者头部的任何运动都可以使眩晕加重。患者意识始终清楚,个别患者即使突然摔倒,也保持着清醒状态。

眩晕持续时间多为数10分钟至数小时,最长者不超过24小时。眩晕发作持续一段时间后可转入间歇期,症状消失,间歇期长短因人而异,数日到数年不等。眩晕可反复发作,同一患者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不尽相同,不同患者之间亦不相同。且眩晕发作次数越多,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越长,间歇期越短,而间歇期可部分或完全恢复。

2、耳聋

早期多为低频(125~500Hz)下降的感音神经性聋,可为波动性,发作期听力下降,而间歇期可部分或完全恢复。随着病情发展,听力损失可逐渐加重,逐渐出现高频(2~8kHz)听力下降。本病还可出现一种特殊的听力改变现象:复听现象,即患耳与健耳对同一纯音可听成两个不同的音调和音色的声音。或诉听声时带有尾音。

3、耳鸣

耳鸣可能是本病最早的症状,初期可表现为持续性的低调吹风样,晚期可出现多种音调的嘈杂声,如铃声、蝉鸣声、风吹声等等。耳鸣可在眩晕发作前突然出现或加重。间歇期耳鸣消失,久病患者耳鸣可持续存在。少数患者可有双侧耳鸣。

4、耳闷胀感

眩晕发作期,患耳可出现耳内胀满感、压迫感、沉重感。少数患者诉患耳轻度疼痛,耳痒感。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眩晕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之发大风乃至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诸病源候论》“风头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宋代《圣济总录》“论曰风头眩之状,头与目俱运是也,五脏六腑之精华,皆见于目,上注于头,风邪鼓于上,脑转而目系急,使真气不能上达,故虚则眩而心闷,甚则眩而扑也。”《丹溪心法》“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景岳全书》“眩晕一症,虚者居其八九”《金匮要略》“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曰“喜怒忧思,致脏气不行,郁而生涎,涎结为饮,随气上厥,伏留阳经,亦令人眩晕呕吐,眉目疼痛,眼不得开。”朱丹溪在《金匮钩玄》书中认为本病是痰挟气虚或火,应治痰为主,痰又可因火而动;又有瘀痰郁结阻、闭清窍而致者。

由上可见,中医对眩晕的认识是全面和多样的,每个时期和流派对其病因病机均提出不同看法。综合所述,本病为本虚标实之症,并以脾肾两虚、肝阳上亢多见。病因不外是风、痰、火、瘀、虚,并与肝、脾、肾三脏及其经络关系密切。

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主升主动,情志不遂,日久化火,风阳升动上扰清窍,或者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

痰:《丹溪心法》引用《济生方》“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停于胸腑,结而成痰。”肥甘厚味,劳倦太过,脾胃气虚,健运失司,水谷精微不化,聚湿生痰,痰气交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或者见痰浊上犯,蒙蔽清窍,引发眩晕。

火:七情过及,肝郁化火,痰因火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

瘀:久病入络,痰瘀交结,或跌仆所致头部损伤,瘀血阻滞,闭塞清窍,发为眩晕。

虚:(1)气血亏虚:久病失血或劳心太过,或脾虚不能化生气血,气虚清阳不展,血虚脑失所荣,均可发生眩晕。(2)肾精不足:先天不足,久病伤肾,房劳太过,阴精亏耗,脑为髓海,肾精亏虚髓海不足,上下俱虚而发眩晕。(3)肾阳虚,寒水上泛,蒙蔽清窍(4)气虚阳衰,鼓动气化无力致瘀致痰;久病入络痰瘀交结,清窍闭塞,引发眩晕。

治疗

西医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至今尚没有理想的治疗药物。从大量的资料确认,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眩晕,之所以效果不好,且美尼尔氏综合症之所以成为世界公认的疑难症的原因有二:

1、美尼尔综合症病位在在颞骨内、靠内耳中,而且体积小,病灶面积小到毫米范围,目前世界医药界,所用药物很难到达病所。

2、药物服用后,循环分布至全身,能够到达病灶并起作用的药物剂量及浓度微乎其微【4】【5】。

一、中医治疗(辨证论治)

1、肝阳上亢、痰火蕴结型

主证:眩晕多发生在情绪波动后,耳鸣如机器声,伴心烦易怒,头痛耳闷,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则:平肝熄风、滋阴潜阳。

中药:天麻钩藤饮。

针灸: 阳陵泉、太冲、外关、率谷、丰隆、侠溪、肝神穴、足三里、内关。

肝神穴:经外奇穴,具有调达气机,疏肝解郁作用。剑突右侧紧靠肋缘下约3~4分取第1穴。每间隔1寸,分别取第2穴,第3穴,顺序定名为“安神”、“舒肝”、“解郁”。从第2穴起往下稍向腹中线斜1.5寸处(与前3穴连线成45~60°角,主要根据人体的胖瘦而定)定名为穴,为“胆降”4穴,这四个穴总称为“肝神”穴。

2、脾胃不和、痰浊中阻型

古人有“无痰不成眩”的说法,痰浊上蒙淸窍。

主证:眩晕剧烈,摇摇欲坠,动则加剧,伴恶心呕吐,头重如裹,胸闷纳呆。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健脾和中,涤痰定眩。

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

针灸: 足三里、丰隆、内关、阴陵泉、太冲。

李东垣《脾胃论》说眼黑头晕,非天麻不能除。

3、气虚挟痰、脾肾虚弱型

主证:眩晕反复发作,耳鸣如蝉,伴有气短乏力,腰膝酸软,健忘多梦,夜尿清长。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则:益气温肾、利水定眩。

中药:补中益气汤合真武汤。

针灸:气海、关元、内关、足三里、太溪、丰隆。

4、瘀痰交结、闭阻清窍型

主证:眩晕反复发作,耳鸣耳痛头痛如刺,伴有失眠心悸,两目暗黑。舌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内耳迷路水肿显示有炎症,日久见瘀。

治则:活血化瘀、豁痰开窍。

中药:血府逐瘀汤合二陈汤可加一些芳香开窍之药。

针灸:膈俞、血海、足三里、丰隆、百会。

杨观虎教授针刺治疗美尼尔综合症的临床补充体会:

1、重视“风”字穴的使用:风府、风池、翳风等穴(风门、风市、秉风)。均位于人体阳位,均属于阳经,且多为阳经之会:风池属足少阳胆经,位居头部,为手足少阳、阳维之会;风府在头部属督脉,为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翳风在头部侧面耳后,属手少阳三焦经,为手足少阳之会。作为风邪的主治穴,其分布位置及所属经络,与风之阴阳属性和致病特点相吻合。

风池为足少阳胆经和阳维脉交会穴,“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同玄指要赋》)《说文解字》云:“停水曰池”,故风池可以认为是风邪停聚之处,为治疗各类风证首选。

风府穴作为“十三鬼穴”之一,属督脉,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甲乙经》则言:“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通玄指要赋》言: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

风府与风池在临床上常合用,使开腠理、通阳郁之力更强,如《伤寒论》第24条载:“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翳风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其位于“耳后尖角陷中,按之引耳中痛”。《扬子·方言》则言:“翳,掩也。”可见其有隐藏、遮蔽之意。“其剽悍者,按而收之”,翳风穴为手足少阳之会,其特点为具有通过平抑肝阳、降泻胆火而熄风通络、调气开窍之效。风池、风府与枕下三角区(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围成)位置接近。翳风穴与椎基底动脉系统接近。枕下三角区有丰富的肌肉组织,与基底动脉构成椎基底动脉系统,为脑部提供血液。针刺风池风府翳风可松弛局部软组织的紧张感,减轻颈椎体对椎间盘的压力,改善颈椎间盘突出等退行性病变对椎动脉造成的压力,同时可缓解或解除附近血管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脑部供血以缓解眩晕症状【6】。

2、注意改善颈部血液与淋巴液的循环:触摸颈部常常有胸锁乳突肌压痛,应通过针灸,消散小肠经天窗,大肠经扶突处的结节,减轻并缓解眩晕发作。

3、保持任督二脉的畅通:常要松解膻中、中脘、关元、气海任脉穴与百会督脉穴,这是保证纵向平衡。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后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属脑,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督脉是联系五脏六腑与脑府之间重要桥梁,督脉阳脉之海,总督一身阳经,并与脊髓关系密切,各脏腑均有内脏神经纤维分布,可通过影响大脑皮层,脊髓等高级中枢而影响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内脏的调整,从而减轻眩晕的发作。

4、注重强调气机的升降,维持横向平衡三条中线的通畅。

1)膻中乳尖横线,膻中属任脉,穴位于胸中,为宗气之海,气之会穴,具有调节人体全身气机,宽胸理气,通达经络,理气散瘀功效。凡肝气上逆,或者痰随气升等导致的眩晕症均可使用。

2)中脘横线,中脘,梁门穴。中脘属任脉,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梁门属胃经。两穴并用,通府降气,调理中焦,健脾胃,益后天生化之源,充益髓海,脑得营则眩晕自止。

3)神厥横线,天枢、大横、带脉。强心针法,增强心力,改善心脏功能,防治各类心脏系统疾病外,与中医理论“心主神明”,“心为君主之官”相一致,临床上此法还可以治疗“情志致病”、“气血两虚证”所引起的眩晕。

5、维持大小肠功能的畅通:《内经》说大肠主津,小肠主液,痰饮的产生,甚至淋巴积水都与大小肠关系密切,故合谷、后溪常常一起合用,并后溪通督脉,强化督脉阳气,缓解眩晕症状。

6、宁心安神需贯彻在全程治疗中,内关、神门每型都建议使用。

7、维持横向平衡的三条中线,打通膻中,乳尖横线,中脘横线,神阙横线。

8、化痰除痰是本病最重要的手段,丰隆穴位为祛湿化痰之要穴。丰隆穴首载于《灵枢‧经脉》篇,具有调和胃气、祛湿化痰、通经活络、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尤被古今医学家所公认为治痰之要穴。元‧王国瑞《玉龙歌》云:“痰多宜向丰隆寻”;明楼英《医学纲目》指出:风痰头痛,丰隆五分,灸亦得。诸痰为病,头风喘嗽,一切痰饮,取丰隆、中脘。

预防与护理

杨观虎教授提出:美尼尔综合症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在临床上对于美尼尔综合症的预防和护理,是非常关键的。饮食方面除了低盐和清淡饮食外,亦要忌糖、忌牛奶制品,并建议每日盐量摄入<1.0克【7】。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同时要求适当控制饮水量的摄入。保证生活规律,心情舒畅,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抑郁等不良习惯及情绪。疾病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灯光照射及强声刺激。疾病间歇期建议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忌烟、酒、浓茶、咖啡等。避免接触过敏原,控制全身过敏性疾病。积极治疗全身伴随疾病,减少和控制预防美尼尔综合症的发作。


参考文献


1】吴萍,王海涛,吴子明等.梅尼埃病的流行病学与精神心理[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109(4)387-390.

2】黄俊豪(]uen-Haur lang);林怡君(Yi-Chun Lin);李清池(Oing-Chih Lee);萧士轩(Shih-Hsuan Hsiao);何旭爵(Hsu-Chueh Ho)单侧梅尼尔氏病之鼓膜外耳蜗电图与患侧之符合程度台湾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442(2009.04.01)

3Horner, K.C.,Old theme and new reflections: hearing impairment associated with endolymphatic hydrops,Hearing Res., 1991, vol. 52, no. 1, pp. 147–156.

4Andrews, J.C.,Intralabyrinthine fluid dynamics: Meniere disease, Curr. Opinion Otolaryngology Head Neck Surg., 2004, vol. 12, no. 5, pp. 408–412.

5Boudewyns, A.N.,et al.,Meniett therapy:rescue treatment in severe drug-resistant Ménière's disease, Actaoto-laryngologica, 2005, vol. 125, no. 12, pp. 1283–1289.

6】亚妮,宗姝琪,李之恺等。风池穴不同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评价[j] 针灸临床杂志,2020,36(2)38-42

7Haijin, Yi, et al., Management of Meneere’s Disease—The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Experience, J. Otology,2014, vol. 9, no. 2, pp. 106–109.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