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体虚、便秘,怎么治?

作者:发布日期:2022-07-13阅读量:638转载量:

今天介绍一首可以主治里热便秘而又气血不足的中医方子——新加黄龙汤。

本方为明代陶华《伤寒六书》方,推其来源,系由《伤寒论》大承气汤行化而来,以大承气汤加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当归、桔梗等组成。此方原治“心下硬痛,下利纯清水、澹语,发渴,身热”,即热结旁流证,为急下存阴之计,后世医家用治温疫应下失下,正虚邪实之证,对本方的临床应用有了发展。

【组成】大黄12克,芒硝9克,枳实9克,厚朴12克,甘3克,人参6克,当归9克。

【用法】水二蛊,姜三片,枣子二枚,煎之后,再入桔梗煎一撮,热沸为度。

本方原治热结旁流,后世用治温疫病应下失下,邪实而又气血两虚,或素体气血亏损,患里热腑实之证。《素问·五脏别论》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

伤寒之邪化热传里,或温热病邪,邪热传里,里热炽盛,化燥伤津,邪热与肠中糟粕互结,气机不利,腑气不通,故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硬痛拒按;里热炽盛,故身热;热盛伤津,故口渴;舌苔焦黄或焦黑,乃里热腑实之征。

下利清水,色纯青,乃胃肠欲排出燥屎的--种假象、所以必臭秽难闻,伴腹部胀满,硬痛拒按等象,即所谓“热结旁流”之证。

素体气血两虚,又患里热腑实之证,或因里热腑实,当下失下,气血两伤,故见神倦少气,脉虚;余如神昏谵语,肢厥,循衣撮空等,为热结于里,上扰神明,正气欲脱之危重证候。因此,本方为里热腑实而又气血不足之证而设,临床运用以大便秘结,或自利清水,脘腹胀满,神倦少气,舌苔焦黄,脉虚为证治要点。

体虚、便秘,怎么治?

综观本方治证,其病机乃里热腑实而兼气血两虚,证属邪实正虛;此时,不攻则不能去其实,不补则无以救其虚;故治宜泻热通便,补气养血,攻补兼施。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即大承气汤)泻热通便,荡涤胃肠实热积滞以攻邪;人参、当归补气养血,扶正以利祛邪,使之不下伤正,为方中的主要部分。

肺与大肠相表里。胃肠热结,阻滞不通,则肺气亦不得顺利宣降,欲通胃肠则开上焦闭气,故用法中加桔梗开宣肺气,宣通肠腑,有助于里实下行。

且大承气汤性降下泻,性宣上行,两相配伍,一升一降,使气机升降复常,寓“欲降先升”之妙;生姜、大枣和胃调中,扶其胃气;甘草调和诸药、均为辅助部分。

合而成方,共成泻热通便,补气养血,扶正攻下之剂,为邪正合治之良方。由于邪不去则正难安,扶正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攻邪的作用,故虽为扶正攻下之剂,而侧重点仍在于攻。方名“黄龙”者,是喻本方之功效,取龙能兴云致雨以润燥土之意而命名。

【加减法】

原书注云:“老年气血虚者,去芒硝”。示人以顾护正气,减缓泻下之。对于阴液耗伤甚者,吴瑭另创新加黄龙汤,即在本方中去枳、朴之苦温,以防燥津之弊,加麦冬、玄参,生地黄、海参等滋阴生津之品,增液通便,意在急救将竭之阴。

【方论选录】

汪琥:“即前三一承气汤中,加人参、当归也,以病人气血虛,故加此二味药,方后再加桔梗者,以其能引大黄等药,上至胸中至高之分而成功,此洁古法也。”(《伤寒论辨证广注》卷6

张璐:“汤取黄龙命名,专攻中央燥土,土既燥竭,虽三承气萃集一方,不得参归鼓舞胃气,乌能兴云致雨?或者以为因虛用参,殊不知参在群行剂中,则迅打之威愈猛,安望其有补益之力欤?”(《张氏医通》卷16

何秀山:“此方为失下证,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虚极热盛,不下必死者立法。故用大承气汤急下以存阴、又用参、归、草、枣气血双补以扶正,此为气血两亏,邪正合治之良方。”(《重订通俗伤寒论》)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