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林钦甫治疗小儿夏季暑湿发热经验

作者:发布日期:2022-06-30阅读量:635转载量:

林钦甫治疗小儿夏季暑湿发热经验

暑湿发热是外感湿热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入夏之后,天暑地热,且暑多挟湿,人在其中,暑湿之邪从口鼻而受,留恋气分,胆火偏盛,内干脾胃,暑湿互结。小儿脏腑娇嫩,阴阳稚弱,饮食不能自节,寒温不能自调,暑湿之邪更易乘虚而入,导致发热。

临床特点有:

①高热(39度以上)朝轻暮重,寒少热多,或汗出而热不退,或热退后又复升,有的病儿仅有发热,而无其他症状。

②无明显的肺经症状,而多见脾胃症状,如脘痞,恶心呕吐,苔腻,便溏。

③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高,中性偏低。

我师林钦甫主任医师运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小儿夏季暑湿发热,疗效明显,兹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

基本方:青蒿、连翘各6克,炒黄芩、陈皮、法半夏、炒枳壳各5克,淡竹茹、赤茯苓、碧玉散、焦山栀各9克,芦根10克。

适应症:外感暑湿之邪、留恋气分不解,症见寒轻热重,或高热不退,朝轻暮重,或夜间高热,胸脘痞满,口苦,恶心呕吐,口干或渴不欲饮,尿赤便溏,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方解:蒿芩清胆汤是《通俗伤寒论》俞氏经验方,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作用,凡胸痞作呕、寒热如疟者,投之无不效。俞氏创用此方,是针对江南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入夏以来暑湿颇盛,暑湿之邪容易侵犯人体,留恋胆经,损伤脾胃功能而设。将此方应用于小儿暑湿发热颇为合拍,方中青蒿味苦气香,芳香透络能从少阳领邪外出,配合黄芩、竹茹等内消胆热,其余半夏、枳壳化痰和胃;赤茯苓、碧玉散清利湿热。虑其暑湿以暑为主,暑为火热之邪,故另加连翘、芦根、山栀加强清热泻火解毒保津之作用。

加减:

①热重于湿(高热口渴汗出,舌质红,苔黄,脉数)加生石膏、知母;湿不重者去半夏。

②湿重于热(身热缠绵,或热退后又复升,胸痞脘胀,苔腻,便溏)加藿香、佩兰、通草,热不甚可去山栀。

③暑湿兼感风寒(头痛,畏寒,无汗,而高热)加香薷、川朴、扁豆。

④发热伴鼻塞咳嗽加荆芥、薄荷、牛蒡子、前胡。

⑤发热伴便秘加生大黄、瓜蒌仁、玄明粉。

⑥热退2~3天后,身热又发(为暑退而湿未清,湿郁化热而致,或过服寒凉冰伏,里热不能外泄)加豆卷、芦根等宣透之品。

病案举例

1:叶某,女,2岁,于2002719日就诊。发热10余天,体温38度,头面无汗,形体消瘦,无咳嗽,昨呕吐2次,舌红、苔腻。西医治疗后热虽退而复升,此乃暑湿兼风寒,治宜清泄少阳佐以散寒,用蒿芩清胆合香薷饮:青蒿、焦山栀、法半夏各6克,炒黄芩、扁豆各5克,连翘8克,芦根、赤茯苓、碧玉散各10克,淡竹茹、川朴各3克。服药1剂症减,2剂热退身凉。

2:魏某,男,7岁,于2002731日就诊。入水受惊,当夜发热,7天来经过治疗无效,多热少汗,渴饮,尿黄。此是暑湿之邪留恋气分不解,拟蒿芩清胆汤加减:青蒿、法半夏、陈皮、赤茯苓、连翘、香薷、藿香、天花粉各6克,炒黄芩、淡竹叶各5克,甘草2克,银花9克,芦根10克,水煎冷服,4剂,服药后热退病除,继之用苡仁红枣汤调养善后。

3:王某,男,5岁,于2002812日就诊。发热10余天,每天午后发热38~39度,经服用蒿芩清胆汤加减2剂,热退身静1天,昨夜体温又升,形体消瘦,毛发枯焦,舌质红,苔稍厚。病属正气不足,暑湿留恋,服药后热虽退而湿未清,湿邪化热,故热又复升,治拟清泄和解。处方:青蒿、陈皮、赤茯苓、炒谷芽、炒麦芽各6克,炒黄芩4克,连翘8克,芦根10克,通草2克,藿香、佩兰各5克。服药3剂,热渐退而苔稍厚,再守上方出入3剂,以清除余邪。


文源:经典国医学堂,赵老师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