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心脏病早期信号和预防

作者:发布日期:2022-05-31阅读量:771转载量:

一、心脏在中医的地位!

《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所谓心动则人动,心停则人歇!

一个人的大脑如果不思考,那么他或许在睡觉;一个人的心脏如果不跳了,那么他可能躺在了坟墓里。医学上,凡是涉及心脏的疾患,也常常与死亡挂钩,心脏对人体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中医里面,心脏的地位同样尊崇,为“君主之官”,是五脏之首,居于最高位,主导了人的正常生命活动!

所谓心主血脉,血即血液,脉是脉管,又称经脉,血气运行的通道。正是心脏和经脉相连,形成密闭系统,加上心脏不停地搏动,才有了血液的循环运转,才有营养物质的持续输送,生生不息,提供我们生命的动力。

心也主神志,神志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外在状态,比如眼神,五感,精神思维等等,神志的存在,让我们有了思考能力,没有神志的人,等于是一具行尸走肉。

心脏病早期信号和预防

二、心脏容易出现这些问题!

现代医学调查显示,心脏血管类疾病的致死率居高不下,甚至比癌症的危害还大,因为患病的人多,患病的风险高,而且难以调理,更难痊愈,心脏疾病的患者,工作生活中都要战战兢兢,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病就会发作。

这也是因为心脏地位非凡,随随便便出现一点问题,都有可能在我们的身体里引发一场大的灾难:

首先,我们心脏直接与冠状动脉相连,所以有的时候,当冠状动脉因为一些原因变得狭窄甚至闭塞,就有可能造成心脏的缺血和坏死,也就是我们说的冠心病。

然后是高血压,过高的血压意味着心脏不堪重负,长时间的高血压,会造成心脏及其他脏器的损伤乃至衰竭,而通常高血压是有肥胖熬夜引起的。同时疲劳、失眠、大量饮酒等习惯,还会导致心脏早搏,心律失常,过快过慢的症状。

心脏本身其实并不容易出现问题,之所以有那么多心脏疾病,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身体和其他器官先出了问题,才导致心脏跟着出问题,这给艾灸调理心脏病提供了可能。

三、警惕,这些是心脏病的信号!

心脏病有时候来的突然,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它已经潜伏了很久,等到发才晚了。所以平时,我们应学会观察自己,不是打扮化妆,而是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见微知著,以此判断心脏是否出现问题,并及时就医!

1、头晕

头晕很多时候是因为大脑血供不足,供血不足一是血管堵塞,二就是心脏泵血功能减退。

2、气短

除了哮喘和肺肺部疾病外,心脏疾患也会导致人体呼吸不畅,心力衰竭,稍微一运动就感觉胸闷气短,提上不来,这是因为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缺氧,假如伴随胸部疼痛,更加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

3、脚趾变黑

脚趾甲虽然远离心脏,但其中含量一种与高血压、心脏病发作的相关物质,这种物质平时下是稳定的,但当心脏出现问题时,该物质会引发脚指甲的增厚变形乃至发黑。

4、舌头发紫

正常人的舌头应呈现粉红色,但对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因为血脉淤阻,会导致舌头上有淤斑,呈现暗紫色的情况,值得注意。

四、灸友真实反馈

心脏是十分紧要的器官,很重量级,同时也很脆弱,所以很多人使用艾灸时,一涉及到心脏就根本不敢下手,觉得还是就医会更放心,事实上有人已经有很多人通过艾灸调理了心脏病!以下是来自一位灸友的反馈:

患心脏病的是这位灸友的父亲,去年住院了两次,输液,好像有些好转了,但一出院,过了一段时间又开始心绞痛,一天要发作两三次,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一天五次发作,可以说是挺不好受了。姐姐建议到医院输液,但那时候她因为刚好关注了我们,于是就按我们给的建议,试着艾灸郗门穴,局部心俞,疏通心包经络。

灸友的父亲估计也是不想去医院了,虽然以前没做过艾灸,但每天也都能坚持,按照穴位艾灸,灸的时间也不短,比较到位。差不多开始两天,她父亲心绞痛的次数已经减少,发作了也没以前那么痛苦,等到第三天直接就没有发作了,之后一直坚持了十多天,也没再发作。

以上便是这位灸友的反馈,至于后面的情况,我们给的建议是,艾灸的时间次数可以适度减少,间隔艾灸,就能够很好的缓解心绞痛。

五、心脏怕咸,艾灸减轻负担!

盐分过多,会加重心脏负担!因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如果钠摄取过多,会造成体内的水滞留,血管内压力升高,阻力增大,加重心脏的负担。尤其心脏不好,或有潜在心脏病的人,更不能吃的太咸,除此之外,味精、酱油中也含有盐分,不推荐经常性的食用,如果觉得嘴巴咸了,多喝白开水是一种方法。

至于艾灸,一般灸局部心俞,配合如下穴位,可起到养心护心,预防调理的效果。

养心护心取穴:心俞穴、厥阴俞穴、膏肓穴、膻中穴、中脘穴、神门穴、内关穴、足三里穴。

艾灸方法:腰腹背部每穴30~40分钟,肢体每穴15~20分钟,一周休息1~3天,具体以自身感觉为依据,觉得舒服、灸后没有异常反应,可适当延长时间,循序渐进,以不上火为判断依据。

心脏病不容马虎,有心脏疾患者,除却艾灸,也需配合就医,吃药,多管齐下。心脏健康者,艾灸配合锻炼,规律生活,可大大降低心脏病的风险(按穴艾灸即可,避开心脏区域)!


提醒:本文配穴建议、施灸方案等仅供同道参考和交流,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建议患者就医辩证诊治。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