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本站民间医生:马强治腰部疾病总结(附病案)(上)

作者:发布日期:2022-05-22阅读量:1115转载量:

本站民间医生:马强治腰部疾病总结(附病案)

腰腿痛

腰腿痛是一种症状(症候群),属于中医学的“痹证”范围,我在临床上主要将其分为坐骨神经痛和腰椎管及胯骨病变。《内经素问·痹证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或滞留关节,或阻滞经络而痛。病因病机:各种原因导致经脉瘀滞、气血不通所致。感受寒湿;感受湿热;跌扑闪挫;肝肾亏虚等。

下面分别说明:

一、坐骨神经痛

【概要】

指腰、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放射性疼痛。中年人好发,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大多数卧床休息或积极治疗后可缓解或消失。

保护背部,可降低发生坐骨神经痛的风险!

【简介】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上,即腰、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症状群。中年人好发,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多数人经积极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

【病因】

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坐骨神经痛常见的原因,当突出的间盘组织对神经根形成压迫时,会引起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也可由腰椎退变引起,如腰椎骨赘(骨刺)、腰椎滑脱等。

2、马尾肿瘤:为椎管内病变,对椎管内神经形成挤压、压迫,或由肿瘤炎性因子对神经根的刺激引起。

3、腰椎管狭窄:椎管先天发育比较狭窄,加上椎管周围的韧带增生或肥厚,使椎管更加狭窄,对脊髓及神经根形成压迫,从而引起牵涉性疼痛。

4、腰骶神经根炎:因感染、营养代谢障碍或劳损、受寒等因素,引起神经根炎性改变而发病。

【典型症状】

1、疼痛:表现为腰、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放射性疼痛。疼痛为持续性或者阵发性,可为轻微的钝痛、刺痛、烧灼痛,也可能为难以忍受的串电样痛。疼痛严重时,可导致无法行走。

2、下肢无力、麻木:部分患者可出现腿部皮肤感觉(如痛、温觉)异常,下肢无力、麻木等。

3、通常,久坐、长时间站立、下蹲、排便、咳嗽甚至打喷嚏等,都可能加重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并发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神经根损害,导致其支配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减弱甚至丧失,常会有皮肤麻木、发凉、皮温下降,严重时还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肌肉萎缩甚至肌肉瘫痪的现象。

【治疗原则】坐骨神经痛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为主,积极进行全病程治疗。尽可能选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便于长期治疗的止痛药物,积极进行家庭教育,家属重视配合对患者的全程治疗,定期对患者进行针灸推拿,康复和职业训练。

1、药物治疗

常见药物:双氯芬酸钠、布洛芬、阿司匹林、乙哌立松,环苯扎林、利多卡因、曲安奈德。

2、非甾体抗炎药:目的是止痛,常用药为双氯芬酸钠、布洛芬、阿司匹林。

肌肉松弛药:目的是缓解肌肉紧张,从而缓解疼痛。常用药是乙哌立松、环苯扎林等。

3、麻醉药:目的是止痛,常用药为利多卡因。

4、糖皮质激素:目的是抗炎,可帮助迅速缓解疼痛,常用药是曲安奈德。

【手术治疗】坐骨神经痛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除非神经根受压很严重,出现大、小便失禁;或者其他保守治疗无效时,才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主要包括微创髓核摘除或节段减压融合术。经过休息或积极针对病因治疗后,多数患者疼痛可以缓解或消失。

【中医治疗】

1、针灸配以中药治疗

治疗坐骨神经痛中药及针灸治疗方案

1)中药处方

白芍30~60克,附子10~20克,细辛6~12克,大黄6~10克,甘草6~10克。

加减:兼血瘀加丹参、三七各10克;筋脉拘急加生薏米、木瓜各10克;湿重加茅苍术、生薏米各10克;风盛加防风12克;血虚加当归、熟地黄各10克;气虚加黄芪、党参各10克;肝肾虚加杜仲30克、怀牛膝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2)针刺:取腰3~5夹脊、肾俞、气海俞、次髎、新环跳、阿是穴、委中、承山、阳陵泉、悬钟,用中强刺激,泻法。留针30分钟,或者用电针。每日一次,7天一疗程。

案例:曹某,男,60岁,2021125日初诊,右腿疼痛4年余,加重2个月,疼痛自右臀部起,沿右腿外侧及后侧向下放射。症状常年不断,时重时轻,天气变化及冬季为甚。近2个月来疼痛很明显,西医诊断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腰4、腰5椎骨质增。曾用中西药多种方法治疗,病情未见改善。诊得舌质淡、舌苔白,脉虚。

证属寒凝血脉,足太阳经痹阻。

处方:黄芪20克,桂枝10克,白芍30克,炙甘草8克,生姜7克,大枣15克,威灵仙10克,独活8克,徐长卿20克,川牛夕15克,制川乌10克(先煎),制草乌10克,全虫7克。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针刺:取腰3~5夹脊、肾俞、气海俞、次髎、新环跳、阿是穴、委中、承山、阳陵泉、悬钟,用中强刺激,泻法。留针30分钟。

右腿疼明显减轻。去乌头再进10剂,症状基本缓解。

后用独活寄生汤化裁调理1个月。

处方:独活15克,桑寄生20克,杜仲60克,川牛膝15克,细辛6克,秦艽12克,茯苓15克,肉桂4克,防风10克,川芎15克,人参15克,甘草10克,当归30克,白芍18克,熟地黄30克,制附片10克,干姜6克。30剂,水煎服,一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

随访一年余未见复发。

按:坐骨神经痛,中医多按痹症辨治。痹症的病因早在《内经》己有定论。此多因风寒湿邪留连筋骨,气血凝滞,营卫行涩,经脉不通所致。痹症病机大致相同,然治疗有异。根据痹症的病位,与足太阳经脉走向相似,其多属寒湿,且与筋骨肌肉失养相关,故治疗宜温宜通宜养。本方的立意乃通太阳经脉之经气。

二、腰椎管及胯骨疾病主要包括

1、腰椎管病变包括: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骨质增生等。

2、胯骨病包括:股骨头坏死等。

①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定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普遍认为是指除外导致腰椎管狭窄的独立的临床疾病以外的任何原因引起的椎管、神经根管和椎间孔等的任何形式的狭窄,并引起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的综合征。最典型的症状是下腰痛及坐骨神经痛。本病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药物或是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临床分类】依据腰椎管狭窄的部位分为:

1、中央型椎管狭窄即椎管中矢径狭窄:当矢状径<10mm为绝对狭窄,10~13mm为相对狭窄。

2、神经根管狭窄:腰神经根管指神经根自硬膜囊根袖部发出,斜向下至椎间孔外口所经的管道。各腰神经发出水平不同,故神经根管长度与角度各异。

3、侧隐窝狭窄:侧隐窝分为三个区:入口区、中间区和出口区。侧隐窝是椎管向侧方延伸的狭窄间隙。侧隐窝存在于三叶形椎孔内,即下位两个腰椎即第四腰椎和第五腰椎处。侧隐窝前后径正常为5mm以上,前后径在3mm以下为狭窄。

4、好发人群:中老年及从事重体劳动者。

【病因】

1、总述:腰椎椎管狭窄症可由先天性因素或是后天改变引起。先天性的结构发育异常可导致先天性的椎管狭窄,导致症状出现。后天改变包括退行性变、腰椎滑脱、骨折等多种因素。

2、基本病因

1)先天性椎管狭窄:系先天发育过程中,腰椎弓根短而致椎管矢径短小。此种情况临床甚为少见。

2)后天性椎管狭窄。

·退变性椎管狭窄:临床最为多见,系腰椎退变的结果,随年龄增长而发生。腰椎管的矢状径,在各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如同颈椎管、胸椎管一样,矢状径存在差异,在椎管矢状径较宽者,虽然有退行性各种改变,但因其椎管内空间较大,不产生椎管狭窄症状,而在椎管矢状径较小者,则退行性改变就可引起椎管狭窄症状,而相对狭窄的椎管,并不就是先天性椎管狭窄,是个体间的差异。

·腰椎滑脱:该平面椎管矢状径减小。

·中央型腰间盘突出:占据腰椎管的空间,可产生椎管狭窄症状。此两种情况均有明确诊断,临床上并不称其为腰椎管狭窄。

·医源性椎管狭窄:例如全椎板切除之后,形成的瘢痕,再使椎管狭窄,或椎板融合之后,椎板相对增厚,致局部椎管狭窄。此种情况均很少见。

·腰椎爆裂骨折:椎体向椎管内移位,急性期休息,无症状,起床活动后或活动增加后,可出现椎管狭窄症状。

【症状】

1、总述

腰椎管狭窄多为退行性椎管狭窄,故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及从事重体力劳动者为多。病人有下腰痛、腰腿痛及坐骨神经痛,这是最典型的症状,有时伴有感觉异常。患者还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2、典型症状

1)下腰痛、腰腿痛

是早期常见的表现,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肢的麻木、冰冷等表现。患者下肢的症状常与患者受累的神经有关,会引起受累神经相应的支配区域的感觉异常。

2)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多为逐渐发生。典型的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放射至臀后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跟部或足背部。咳嗽、喷嚏和排便等一系列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患者为了减轻坐骨神经受压所承受的张力而取弯腰、屈髋、屈膝位,以减轻疼痛。

3)间歇性跛行

病人行走时,随着距离的增多而出现腰背痛或患侧下肢放射痛或麻木加重,取蹲位或坐位休息一段时间症状可缓解,再行走症状又复出现,称为间歇性跛行。

4)腰部活动受限

当患者出现腰椎间盘突出时,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

5)并发症

少数情况下,组织会压迫马尾神经,出现马尾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男性出现阳痿,女性出现尿潴留和假性尿失禁。

【中医治疗案例】

鲁某某、男、51岁、初诊2021418日,患者腰腿疼痛多年,加重半月余,行约10步左右须弯腰下蹲一次,蹲位休息五六分钟左右,症状可缓解,有慢性腰肌劳损史。曾到医院就诊,诊断为腰腿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曾任院半年,经用针灸、理疗、全麻、下重手法推拿等治疗罔效。动员其手术治疗,因患者对手术治疗顾虑颇多,经人介绍来我处诊治。

检查:体实气壮、腰脊椎侧弯,腰椎过伸试验(十),左大拇趾背神肌力差,马鞍区麻木感,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十),加强试验(十)。患者口渴喜饮,腰腿部针刺样窜痛,CT检查提示为腰椎管狭窄症。治疗:通督活血,补益肝肾。

药用:当归12克,黄芪20克,丹参20克,泽兰叶9克,台乌9克,三七10克(研未,冲服),木瓜9克,杜仲40克,狗脊12克,鹿角片18克,地龙9克,苏木9克,牛夕10克。

用法:30剂,水煎服,每日1剂,停其他中西药,每日多卧硬板床休息。患者诸症向愈,守方续用90剂,煎服以资巩固。近日随访患者己完全恢复工作,无任何不适。

 

腰椎间盘突出症

是椎间盘位于相邻两椎体之间,由内、外两个部分组成。内部为髓核,富有弹性,有缓和冲击的作用;外部是呈环状排列的纤维软骨环,可以防止髓核向外突出。青壮年、高强度体力劳动者、妊娠期女性易患本病。

腰椎间盘突出,就是各种原因导致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的一组疾病。当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时,可出现相应的腰腿部症状,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因】

1、内因:腰椎先天发育异常,腰椎间盘先天发育缺陷,致使椎间盘缺乏血液供给,修复能力较差。

2、外因:由于长期劳累损伤、女性妊娠,或是外伤等因素,导致腰部肌肉、韧带、椎间盘长期处于过度负荷状态,而出现相应退变。

3、腰椎退变:主要由长期错误的生活方式导致,如久坐、长期弯腰提取重物等,均可导致退变的椎间盘突出,从而压迫神经根,出现腰腿痛的表现。

4、遗传因素:该病可能与遗传有关,有报道显示,该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征,但至今仍缺少相应的数据。

【增加患病的因素】腹压增加(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坐姿不正确、负重姿势不正确、妊娠等都会增加患病几率。

【高风险人群】

1、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的高发人群为20~40岁的青壮年,一般和外伤、工作性质等有关。

2、高强度体力劳动者:如煤矿工人、运动员、搬运工人等,高强度体力劳动容易使腰纤维环破裂,进而出现腰间盘突出。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间,身体的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发生椎间盘突出的风险较高。

【典型症状】

1、腰痛:常表现为持续性腰背部钝痛,躺下时减轻,站立时加剧。有时也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腰部痉挛样剧痛。

2、下肢疼痛:多为放射性神经根痛,主要在臀后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根部或足背部。

3、下肢麻木:当椎间盘刺激压迫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引起肢体麻木,麻木感觉区和受累神经分布区一致。

【其他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下肢发冷、下腹部疼痛、排便和排尿无力、阳痿等。

【并发症状】

1、感染:约有14%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发生腰椎间隙感染,恢复时间较长,腰臀部、下腹部可发生剧烈疼痛及肌肉痉挛。

2、退行性腰椎管狭窄:退变使腰椎间隙变窄,而椎间盘突出导致的骨质增生使腰椎间孔进一步狭窄,增加了神经根受压的机会,进一步导致了下肢疼痛、麻木等,使出现间歇性跛行。

3、间歇性跛行:黄韧带肥厚及钙化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腰椎椎管狭窄以及压迫神经根,增加腰腿痛的程度,出现间歇性跛行。

4、马尾综合征:由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导致,患者表现为腰骶部的疼痛感、以及局部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5、大小便失禁:好发于中央型突出的患者,有时出现马尾综合征并发症的患者也可出现大小便障碍。

附:中医中药治疗

药用:核桃仁200克,黑芝麻200克,骨碎补60克,鸡血藤60克,菟丝子60克,当归60克,川断60克,杜仲300克,白芍60克,威灵仙70克,木瓜45克,狗脊45克,元胡45克,细辛45克,香附30克,广木香30克,制马钱子60克,乳香50克,没药50克,桃仁45克,红花45克,白僵蚕45克,清水全蝎40克,蜈蚣40克,士鳖虫40克,苍术35克,甘草35克,桂枝30克,麻黄20克。

用法:炼蜜为丸,每丸10克,一日2次。用黄酒加白开水适量送服。

注:心,肝,肾疾病及孕妇忌服。

针刺:主穴取腰3~5夹脊、肾俞、大肠俞、白环俞、环跳、秩边、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

加减:腰痛明显者,加压痛点、气海俞、上髎、次髎;股前痛明显者,加压痛点、气海俞、上髎、次髎;小腿痛显者,加承山、飞扬、绝骨;足跟及足外侧痛者,加昆仑、足临泣(以上穴位均取患侧),用泻法,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推拿治疗:

常用推拿穴位有肾俞,命门,大肠俞、八髎、秩边、环跳、居髎、委中、足三里、阳陵泉、解溪、阿是穴等。

常用手法有按、揉、㨰、点、拿、挤压、斜扳、被动运动、擦、热敷等,各法互配,交叉运用。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先在腰、背、臀部施以揉法、㨰法、一指不单推或掌根推法,反复数次后,配合按压上述穴位,并在压痛点按压1~2分钟,然后行左右斜扳或坐位旋转复位法,或对抗牵拉抖摇腰部,最后在腰背部用擦法,重点擦腰臀部及下肢,以透热为度。

案例:

1、李某,男,57岁。202227日来我处诊治。

主诉:腰腿痛己半年有余,20213月因有事坐长途车,过度劳累,渐感腰痛不适,遂到医院住院,给予布洛芬等对症治疗,腰痛不减。经CT断层检查发现“腰椎肥大,第二、三腰椎间盘突出”。采用牵引治疗1周,腰痛反而加剧,并引起右下肢后侧放射疼痛。该院考虑腰椎病引起神经根炎及坐骨神经痛,改用泼尼松龙封闭。初起腰腿痛减轻,3天后因起床不慎腰腿痛反复如故,又用针灸,神灯,超短波,敷药口服药酒等治疗一月余无效。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恐手术更痛苦和可能引起后遗症,经人介绍,怀者最后一丝希望。由家属陪同于202227日来我处诊治。

检查:腰胀酸痛,动则痛如刀绞,不能行走,卧倒亦困难,坐以达旦,彻夜难寐,苦不堪言,口干囗苦,舌质黯红,舌苔白腻,脉弦紧。嘱患者忍痛卧位体检,触腰肌紧张,右侧隆起。皮肤仍有针灸、火罐明显痕迹。疼痛拒按,触痛明显,右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治疗:

①口服美络昔康片2片,一日一次,针灸前口服。片刻行针灸,取穴腰3~5夹脊、肾俞、大肠俞、白环俞、环跳、秩边、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压痛点、气海俞、上髎、次髎、压痛点、气海俞、上髎、次髎、承山、飞扬、绝骨。用透天凉手法。留针30分钟。一天一次。以后用推拿手法肾俞,命门,大肠俞、八髎、秩边、环跳、居髎、委中、足三里、阳陵泉、解溪、阿是穴等。常用手法有按、揉、㨰、点、拿、挤压、斜扳、被动运动、擦等各法互配,交叉运用。

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先在腰、背、臀部施以揉法、㨰法、一指不单推或掌根推法,反复数次后,配合按压上述穴位,并在压痛点按压1~2分钟,然后行左右斜扳或坐位旋转复位法,或对抗牵拉抖摇腰部,最后在腰背部用擦法,重点擦腰臀部及下肢使其肌肉放松。针灸推拿后患者下地开心的说“好了,好了不疼了”。嘱治疗七天,同时配口服中药。

②中药处方:生石膏(先煎)60克,麦冬15克,知母15克,白芍15、甘草8克,丹皮10克,乳没各10克,细辛3克,牛膝15克,杜仲20克,海桐皮15克,桑枝30克,独活15克,生地15克。用法:七剂,水煎服,每日1剂。

第二日治疗,问其,晚上可睡5小时,疼痛减轻。在治疗中闻其有酣睡声。七日后疼痛消除,活动自如。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以上文章属个人原创,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