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鼻炎的开关

作者:发布日期:2022-04-24阅读量:1005转载量:

鼻子作为头面部的一个重要器官,它一生病便影响了头面部这么多器官的功能,难道就没有谁能降服疯魔的它嘛?

答:有!有一个地方,掌管着鼻功能的兴奋和抑制,这个地方就是蝶额神经节。其中包含感觉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如同中医所讲的“阴阳”一样,他们二人各司其职:副交感神经可使鼻粘膜腺体的分泌增加,使血管扩张导致鼻腔粘膜水肿,引起鼻塞;交感神经可使腺体分泌减少,血管收缩减轻黏膜水肿。

正常情况下,双方互相制约、互相调节,一派祥和之象。一旦由于过敏、局部感染等种种原因引起了功能失调,超过了自我调控的范围,就需要外界的帮助,来助力一把。

刺激蝶额神经节治疗过鼻炎,就如同于电脑故障重启机器一样,轻微的故障可能一次重启就解决。严重的问题,需要在重启的过程中再配合其他方面的调节,比如使用汤药来内调阴阳,病才能好。

蝶额神经节在哪里?

位于颜面两侧深部的翼腭裂内。翼腭裂由下列结构构成的镰刀形狭窄间隙,其前、后、上为骨性结构(前侧壁为下颌骨颊突的后外侧缘,后侧壁为蝶骨翼状突外侧板的前缘,上壁为蝶骨大翼的颞下面),下壁为翼外肌上缘,内侧面为腭骨垂直部,翼腭神经节位于腭骨垂直部外侧。

鼻炎的开关

简而言之,在这里。那么投影在皮肤上,大约是在太阳穴附近。

如何才能刺激到蝶额神经节?需针刺。除了针刺,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可以间接刺激到。因蝶额神经节其中包含了三叉神经的上颌支,依理,我们也可以通过刺激三叉神经的外周神经,使蝶额神经节感受到刺激的信号,以此达到间接调节的效果。可以选哪里?迎香、四白、鱼腰、太阳、上关、下关。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和鼻部关系密切的上星、上印堂等穴位。

鼻炎的开关

用什么方式刺激?按摩、点穴、皮内针均可,但需持之以恒。刺激量不够,时间来凑。可每日按摩6次以上,每个穴位5分钟。

为什么迎着阳光容易打喷嚏?打喷嚏实际上是一种机体自我保护现象,是鼻腔自我清洁的一种方式。感受神经为三叉神经,也就是这种需要“自我清洁”的信号,是通过三叉神经传入到中枢的。眼睛的角膜反射,也就是在眼内接触到异物的时候会自发瞤目(闭眼)的这种反射也是通过三叉神经传入。同是一条通路,那在有强光刺激眼睛时,三叉神经有可能错误地认为是鼻子发出了需要“自我清洁”的信号,所以出现了打喷嚏。不过目前来讲还都是猜想,未被完全证实。但根据我们目前的知识体系,这种解释还是言之有理的。

鼻炎的开关

鼻炎的开关

综上所述,蝶腭神经节位置较深,且面部血管丰富,感觉灵敏,绝不可能用麻醉蝶腭神经节的注射针头。因而采用针灸方法,选择细而坚硬稍有弹性的不锈钢毫针,直径0.35mm,针身长度55mm,正好为皮肤表面到达蝶腭神经节的距离,较为合适,最长也应在60mm以内。过长、过细的针,不但软而无力且易在而肌组织内自动偏离方向,刺在骨壁上,无法判断距离,不便于随时调整方向,还可能经翼腭窝穿透蝶腭孔进入鼻咽侧壁,引起鼻出血不止。甚或针尖遇骨质转向上方,刺向球后,发生意外。针头太尖、太细,可扭曲成钩,拔针时可带出肌纤维。针尖太钝,易滞针。如果用50mm毫针则太短,针尖达不到蝶腭神经节的深度,起不到刺激作用。所以用针应根据以上情况来选择或定做专门用针。

【取穴方法】经过对多个头颅骨的观察与计算,以及人体实践和自身试针,最终认为下述部位距离最近,阻碍最少,也是最适合毫针命中的位置,定为穴位进针点。前而已经谈到颧骨弓的下沿与冠突之间的缝隙是最适合毫针刺向“治鼻3”的最佳位置,因此进针点可选在颧骨弓的下沿,约相当于颞骨颧突和颧骨颞突合缝线部位稍显膨大处,笔者暂定名为颧颞结节(图1)。通常在皮面取穴时,首先应找到颧颞结节这个最明显的标志,然后以左手食指在此结节的稍后方向上轻轻按压,就可触摸到颧骨弓一弯向前上方的最高点,这个凹陷处,称它为弓形切迹,左手食指尖的宽度正好与弓形切迹的宽度差不多,只要将指头对准压满弓形切迹,并轻轻将该处皮肤向下按压约1~2mm,使其离开颧骨弓下沿,露出进针的缝隙,然后,右手拇指、食指持针(在做这些动作前,都应保证做到绝对消毒),把针尖对准放在左手指甲尖中央的前上方,也就是弓形切迹骨缘下方中央最高点处,如图1(像射箭一样把箭杆放在弯弓的正中央),把针尖先刺进皮肤,再调整针身方向,瞄准前上方蝶腭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徐徐送入。

进针方向及调整:针刺之前,医生宜坐在患者针刺一侧的稍后方,患者头位略高于医生或等高,斜偏另侧,稍许向后仰,指定凝视前方某一点,以保持头部固定不动,便于进针。进针方向要根据所触摸到的进针点与深部蝶腭神经节所在的位置来决定,由于个体差异和解剖的复杂性,一般来说蝶腭神经节的位置多在所选进针点的内上方,且多偏前,少数在其内上方居中,深达55mm处。故针刺之前,就要预先计算好方向,才能朝着深在而看不见的靶心,不偏不倚地将针刺进。

为了进针方向便于准确计算,笔者虚拟了下述2条等距离、等长度的平行线,以资参考:

人的面部眼眶下外方皮下,都可触摸到眶下孔(中医称之为四白穴),以其作为起点,画一条横线,向后延伸,经颧骨弓表面,止于同侧外耳道孔中央,称之为外平行线(图2),用以计算毫针经进针点刺入皮肤后应瞄准的方向。而另一条内平行线,将其设在55mm深处(图3),以蝶腭神经节为中心,向其前后延伸,与外平行线等高、等距、等长,用以确定穴位所在的位置。假定此2条平行线均长9 cm(因为仅用目测,且因人而异),要刺中深在的蝶腭神经节,只需将针头从外平行线的中央向内平行线也就是前后都为4.5 cm的中心刺进,即应命中。

但是,我们从弓形切迹处触摸到的进针点多数偏离中心,如果进针点仅落在外平行线的中央下方,则只需将针刺进皮肤后斜向内上方逐渐抬高,直奔内平行线的正中央,即易刺中穴位。但如果进针点落在外平行线的下方及后方,例如都偏离约0.5cm,则在针刺入后要将针斜着向前、又向上边进边抬高,把这0.5cm的差距找回来(图3),仍朝着内平行线的中央刺去。根据个体差异,不论内外平行线的长短为多少,均以此类推予以调整,但针尖最好不超过内外平行线的高度。为了进针更方便,最简便的方法是在触摸进针点的同时,让患者头向对侧适当倾斜,并稍许向后仰,将穴位、进针点、医师视线三点连成一线,即可使进针点抬高至与“治鼻3”穴位等高,并减少进针后找方向而分心,只须向前平行刺进,更易命中。

根据笔者的经验,按上述方法进针,成功的概率较高,即长55mm的针身,完全没入皮内,仅留针柄在外,而且连续向深部刺动,针尖无任何阻力,患者立感面部麻胀或出现放电感时,才证明是刺在了翼腭窝内。毕竟蝶腭神经节处在翼腭窝内,又小又深,又看不见,四周都有骨质包裹,只有窝的外侧而无遮挡,其最宽处也就3 mm左右。所以要刺中它,还有下面的一些情况要解决:

①刺在颧骨弓下缘上,不必拔针,仅将左手食指按压皮肤向下约2mm左右,即可避开颧骨弓,在其下缘刺入。

②皮肤及肌肉滞针,有的患者皮肤较为粗糙或过于紧张、面肌紧绷,或针尖过钝,极易滞针甚或弯针走偏,可在针尖刺入皮肤后,超过颧弓下缘,即可不再按压皮肤,腾出左手拇指、食指,用以固定针身,保持方向不变,右手不断捻转针柄,即可继续进针。

③如果针尖仅进入皮下1cm左右,即感阻力较大,是患者嚼肌腱紧张所致,要患者适当张口放松,即可继续进针。

④如针身己进入约1.5~2.0 cm的深度,碰到硬物,是遇到下颌骨的冠突过宽,宜先将针向外拔出1cm左右,必须将针抽出嚼肌腱的范围之外,再让患者将口稍许张开,则冠突向后下移位,让出通道,针身才能继续深入。如果不拔针而令患者张口,不但拔针时阻力大,难以拔出,针也易变弯曲。但也不宜张口过大,否则肌肉拉直,亦不易进针。患者决不能在进针时又突然闭嘴,会压弯针身,严重损伤肌纤维。

⑤如针身己穿过颧弓及冠突缝隙后,针尖又碰在了硬物上,此时,则要计算未进入的针身留在皮肤外面的长度(针柄不包括在内)。例如:针身留在外面的一段约为1~2cm时,则多半是碰在了上颌骨的侧后壁,针刺方向偏前,将针稍微拔出后,调整方向距离,朝后刺,即能进入翼腭窝。如果针尖仍触到骨质,针身留在皮面长度为0.5cm或不足1cm时,则是刺在外翼板上,将针稍微拔出,再向前刺即可。每次向前向后调整方向,都不宜超过3mm,因为翼腭窝的前后径约为3mm,调整方向过大就会跳前、跳后,都刺在骨质上,反而刺不中,使患者痛苦,医生也会失去信心。

⑥如果向后、向中、向前连调3次,距离都未超过3mm,均碰到骨质,留在皮而的针身都在1cm以内,这时要重新目测,针尖高度是否超过了内外平行线,刺在颅骨底部的蝶骨大翼上,位置偏高。

【注意事项】首诊最好先对患者讲明针刺时的感受及可能发生的意外,如麻胀、放电感,或针后有短暂的咬合不适,极少数出现而颊部小血肿,均能自行消退。但进针后,绝不能眦牙咧嘴,头部剧烈摇摆。

小儿针刺年龄最好不低于7岁,并要由家属来固定头部,针尖刺入皮肤后,患儿一般多不再哭闹,但也不宜来回乱扎乱刺,掌握不好或极不合作时,不要勉强行之。毫针一旦刺入过深,不拔出一定长度,仍会刺在原来位置上。拔出太多,偏差又会过大。最好先在干头颅骨上练习,取得经验,经多次实践后,刺准并不难。针身全部没入,患者毫无感觉,则要检查留在外面的针柄是否过度超前,刺在了外翼板的后面,应即时拔出。

如果不是,可将针稍为抽出约1cm,向前或向后改变方向,一般以不超过2mm宽度为宜,并来回捻转提插2~3下,仍无针感,也应迅即拔针,或针另一侧,以不增加患者痛苦为原则,或等待下次,不要急于求成。一般性鼻炎不用留针,效果显然。只有重症萎缩性鼻炎例外,笔者认为不但要加重捻转提插,也可双侧同刺,留针10~15min,改善后要随诊,必要时仍需每月针1次,观察一段时间。有时未达一定深度或刺在骨质上,亦有牙麻感,可能是刺在了后上齿槽神经上,应予以纠正,下次再针刺时应注意,否则远期效果不理想。

如针刺后鼻出血,是因针身过长,穿透蝶腭孔,损伤鼻咽侧壁黏膜血管所致,一般能自行停止,必要时也可冷敷头颈部。如果刺中蝶腭神经节,不但针感明显,留在外面的针柄应朝后向下,很像喷气飞机的翅膀一样。进针后要随时观颜察色,注意晕针,以免患者跌倒受伤。针刺时间应有定期性、连续性,每周1次,每次一侧即可,拖延时间过长,或断断续续治疗,停停扎扎,会逐渐丧失敏感性,效果不佳甚至失效。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应在发作期治疗,才能见成效。笔者经验,先针左侧,后针右侧。左侧较顺手,较易命中,让患者信心大增,有利合作。

上午空腹或过于紧张的患者最好不要针刺。有的人颧骨高耸,有的人面部平坦,蝶腭神经节的位置也会有所不同,而且不同年龄、胖瘦和人种的头颅形状也有不同,须全面考虑。

将针拔出后,应立即令患者用棉球压紧针眼约2~3min,以免局部出血。每根治疗所用的毫针不宜过于多次使用,虽能重复消毒,但弯曲后容易断针。针刺蝶腭神经节以调整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的平衡来治疗阴阳失衡,理论上是相通且一致的。在治疗鼻病方而,已见成效,既简单易行,又发挥了一针多治的功能,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获得如此较快、较新的突破。针刺“治鼻3”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经笔者统计治愈率只有52.4%,但加用中草药控制化脓病菌,疗效可进一步提高。

同样,支气管哮喘,针刺“治鼻3”与中草药共用,也可增加疗效。蝶腭神经节是中枢与局部承上启下重要的联系枢纽之一,针刺它,除了治疗各种鼻炎外,“副产品”很多,有待进一步去发掘,发现更多方面的治疗作用与价值。


提示:文章内容中若涉及配方针灸等技术,仅供参考,请勿随意使用。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