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急慢性外伤的艾灸方法

作者:刘朝晖发布日期:2022-02-17阅读量:1007转载量:

艾叶,性苦,则能清热;性辛,则能疏风;性温,则能祛寒除湿,温中开郁。灸法中的泻法,能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标本兼顾,一举两得。

现代实验研究证实,艾灸具有以下作用:

一、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亦即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防病、治病目的。

二、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艾灸可使急性微循环障碍的兔眼结膜微循环速度明显加快,红细胞凝集明显减轻,出血、渗出现象减少,证实其具有止血、消炎的功效。

另外,灸法可改善大肠杆菌内毒素感染性发热家兔的微循环,减轻血管周围渗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和消除炎症。

三、镇痛作用

艾灸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和较长的镇痛后效应。

急慢性外伤的艾灸方法

现分享两则急慢性外伤的艾灸治疗医案,仅供参考:

1、急性外伤

安某某,男,42岁,2001315日初诊。患者关门时不慎将右手食指夹伤,急来就诊。

查:右食指肿胀,皮下有瘀血,食指壶腹部有一约0.5厘米破溃口,少量渗血,疼痛剧烈。遂施艾条灸治疗。

方法:将3支艾条捆成一束,点燃后将火吹旺,在外伤局部施移动灸,以患者可忍受的热力为度,约10~15分钟。

初灸时,疼痛略有加重,后渐渐减轻,灸后,患者即觉疼痛减轻,肿胀明显消退。

2天再灸后,疼痛肿胀基本消失。

4日就诊时,疼痛、肿胀、瘀血俱消,伤口愈合,食指活动自如,再巩固治疗1次,痊愈。

按:急性外伤的早期治疗,通常为冷敷包扎以止血止痛,而艾灸法则是给外伤处加热,自然会让人担心引起出血、发炎、肿胀,但治疗结果却正好相反。究其原因,外伤的病因病机为外力引起血脉受损,血溢脉外,造成局部气滞血瘀。艾叶的药性,既能止血,又能使瘀血去,使新血生,从而达到止血、消肿、止痛、加速伤口愈合的目的。

2、陈旧性外伤合并感染

刘某某,女,70岁,20011225日初诊。

主诉:右手食指和中指红肿疼痛1月余。1个月前,因不慎右手食指及中指第一指指关节处被掉落的玻璃窗框砸伤,当时觉疼痛剧烈,两指指甲下有瘀血,自行消毒包扎,每3日换药1次。约1月余,疼痛肿胀未见缓解,右食指、中指暗红、肿胀,指甲周围有淡黄色液体渗出,疼痛,夜间痛甚,难以入睡,活动受限。患者形体消瘦,面色苍白,神疲,舌淡苔白,脉细弱。

诊断:右手指外伤合并感染。证属气滞血瘀兼瘀而化热之证。

治疗用艾条灸法,方法同前,每日1次。

连灸3日后,红肿明显消退,创面干燥无渗出,疼痛缓解,继续灸治,改隔日1次,治疗5次后,红肿俱消,食指、中指指甲干燥脱落,无明显疼痛,指尖有轻微麻木感,指关节活动自如。

按:患者为一老年妇女,素体气血虚弱,又伤在四肢末梢,血液运行不畅,故其外伤后气滞血瘀时间较长,遂郁而化热,即引起感染,其单纯用西药很难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而用灸法之泻法,既能清局部的郁热,又有行气活血之功效,使瘀血去,新血生,从而达到消炎消肿、止痛生肌之功效,加速了伤口的愈合。


本文摘选自《中医杂志》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