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老年人补虚第一方

作者:发布日期:2022-02-09阅读量:1527转载量:

薯蓣丸

【方药】薯蓣三十分(22.5克),当归、桂枝、曲、干地黄、豆黄卷各十分(各7.5克),甘草二十八分(21克),人参七分(5.25克),川芎、芍药、白术、麦门冬、杏仁各六分(各4.5克),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各3.75克),阿胶七分(5.25克),干姜三分(2.25克),白敛二分(1.5克),防风六分(4.5克),大枣百枚为膏(33枚)。

【用法】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为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现代用法:诸药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9克,一日二次,空腹用温开水或黄酒送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原文】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十六)

【解说】本方主治虚劳兼有风气之证。虚劳之证,人之气血阴阳皆亏,抵抗能力低下,容易招致虚邪贼风侵袭,内外俱病。正如《灵枢·百病始生》篇所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当此之时,其治必以扶正祛邪为法,而重点在于扶正,兼祛贼风邪气。切勿单纯祛风,一味祛邪,否则,邪非但难去,且徒伤正气,使病深莫解。扶助正气,既要补阳气,又要养阴血,然人之气血,来源于“后天之本”脾胃,故扶正之中,当以调补脾胃为先。

本方主用薯蓣专理脾胃,大补虚羸;以四君、豆卷、姜、曲益气调中;四物、麦冬、阿胶养血滋阴;柴、桂、防风祛风散邪;杏、桔、白蔹通宣肺气。可谓寓攻于补,寓散于收,不寒不热,不攻不泻,不湿不燥之平剂,临证于调理脾胃,气血两补,内外并治中,俱有佳效,且可以常服。

老年人补虚第一方

【运用】

一、风气虚劳

李西园医案:唐氏女,16岁。于辛酉冬12月,赴邻村饮筵,由于饮食失节,归途复感受风寒,遂发生身疼咳嗽疾,复兼发热下痢。初未加注意,延至次年壬戌春2月,病势增剧。咳嗽喘息,形销骨立,少食而复腹痛下利,午后潮热,面色苍白,行动需人扶持,否则便要倾跌,已造极中之候。某医认为虚劳弱症,应当大补,投以人参、洋参、黄芪、云苓、当归等大补气血药物,数剂服后,病势益剧,转为食少,不眠,咳喘弥甚。该父无计,到寓求治于予师。师与予参考商讨治法,予主张金匮薯蓣丸法,变丸为汤,服毕4剂,诸证皆效,后又4剂继续与服,病愈大半。又与薯蓣丸100粒,每日早晚各服1粒,为期2月余,康壮如初,感激万分,念予不忘。[《哈尔滨中医》1965,(2):52

按语:饮食失节,损伤脾胃,复感风寒,外内皆伤,治当扶正而祛邪,徒用补药,则邪恋不去,故其病益剧。患者见形瘦食少、腹痛下利,脾胃虚象,已露端倪,正合仲景薯蓣丸法,投之果愈。

老年人补虚第一方

二、肺痨(肺结核空洞出血)

涂钟馨医案:黄某,男,54岁,农民,1989623日初诊。患肺结核16年,断续服抗痨西药,病时重时轻。2个月前咳嗽加剧,咯痰带血,白晴黄染,尿黄,厌食而住某县医院传染科治疗。诊断为“肺结核空洞出血”、“急性黄疸型肝炎”。经中西药结合治疗,血止,黄疸消退,纳食稍增。因家贫未能住院继续治疗,于7日前自动出院。刻下症见咳嗽声怯,痰白量多,纳谷不香,便溏溲浊,面唇不华,形体骨立,舌淡暗,边齿印,苔白,脉细涩如丝。肝右肋下触及3厘米,质偏硬。肝功能检查:麝浊10单位,谷丙转氨酶64单位,总蛋白72g/L,白蛋白3.5g/L,球蛋白3.7g/LHBsAg1:32。胸片示:TB上°中/上中,血沉46mm/h

薯蓣丸加百部、黄芩、鳖甲、丹参,嘱常服,并停用抗痨西药。

患者于199187日复诊。自诉服此方3个疗程,临床症状消失,安谷长肌,劳作如昔,今来要求复检。B超示:肝右肋下1cm,肝胆脾未见异常征。胸片示:空洞消失,原结核病灶钙化。肝功、血沉检查正常。嘱原方续服半年,以资巩固。[《国医论坛》1994,(1):20

按语:仲景对薯蓣丸治疗范围的论述仅“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九字,笔者从“虚劳”一词领悟本方证治的主要病机,从“风气”一词领悟本方论治的针对性,从“诸”、“百”二字领悟本方应用范围的广泛。并根据“以药测证”的方法,结合分析本方药作用,从而拓宽了本方临床应用的思路。

老年人补虚第一方

三、心悸(心功能减退)

邵桂珍医案:陈某,女,45岁。19891030日诊。患病毒性心肌炎3年,多次住院中西药治疗,症状时缓时急,终未获愈。面色萎黄,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头晕目眩,终日嗜睡,稍事活动,诸症加剧,下肢浮肿。舌苔淡白薄腻有齿痕,舌质淡红无华;脉象迟缓无力,时结代。心率缓慢,55/分。心电图:室性早搏。每分钟搏血量5.30升,每搏血量60毫升,明显减少,为心功能三级。胸片示心脏扩大。属心气(阳)不足、心血匮乏。依法服薯蓣丸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并可从事一般家务劳动,心功能恢复到一级,心率增至78/分,无早搏,超声心动图:每分钟搏血量7.40升,每搏血量96毫升,明显提高。复查胸片,心脏较前缩小。后又间断服药百日,诸症若无。追访2年,未复发。[《浙江中医杂志》1994,(6):257

按语:据邵氏经验,本方常用于多种虚羸疾病的康复治疗及慢性心脏病心功能减退的恢复治疗,收效良好。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提示,方中的不少药物,特别是人参、桂枝、干姜等,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兴奋心肌、刺激冲动、增加心率等作用,可使整个心脏的传导、搏血功能大为改善。从中医角度来讲,邵氏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认为,治疗心脏诸疾,特别是对心气不足、心阳衰微的慢性心功能减退患者的治疗,与其单用归、胶滋腻之品纯补有形之血,远不如以疏导、温运、益气、调和等法激发无形之气。薯蓣丸则囊括诸法,可长期服用。

老年人补虚第一方

四、低热不退

黄泰生医案:邹某,女,24岁,农民,1984818日诊。低热半年余,持续在37.4~38℃,午后稍高。伴心悸、头昏、疲乏,食后上腹饱胀,右胁下隐痛,劳累后发热加重。曾作胃镜、超声波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肝功能及抗“O”、血沉均属正常。曾服中西药少效。询问起病之初乃因经期发热下水田而起。前医先后用独活寄生汤祛风胜湿,桂枝汤调和营卫,藿朴夏苓之品淡渗清利,补中益气法甘温除热,均未显效。日渐消瘦,疲惫乏力,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数。此乃脾胃先虚,复感风湿热之邪为患,浊邪内蕴中焦,少阳机枢不利,清浊升降受阻致发病缠绵不已。应先扶脾复正,兼散风驱湿,理气解郁为治,薯蓣丸化裁。

处方:淮山药、黄芪、熟地各15克,云茯苓、防风、白芍、神曲、泽泻各12克,扁豆、苡仁各10克,柴胡、当归、陈皮各8克,桂枝、川芎各4克,太子参20克。

5剂后热退,诸症减,续服5剂精神好转,再进5剂以固疗效。现参加田间劳动,体力如常。[《新中医》1986,(10):21

按语:本病为内外合邪。脾胃之气先虚,复感外邪为病,单用驱风胜湿,调和营卫或淡渗分利,甘温除热均不切病情。治应标本兼顾,此正合薯蓣丸之法。


本文摘自学苑出版社《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