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千古名方:玉屏风散

作者:发布日期:2022-02-07阅读量:5722转载量:

玉屏风散来源自《丹溪心法》具有益气固表止汗、 之功效。被世人称赞其有“五德”之称!国医大师邓铁涛认为其不但能治自汗,一些盗汗属气虚者亦适用!

现存的收载玉屏风散方名并详细介绍的是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该方组成非常简单,只有防风、黄芪、白术三味药物组成,该方作为补益剂已列入国家统编教材《方剂学》, 具有益气固表止汗、增强免疫之功效。

玉屏风的由来很有意思,根据《说文解字》记载:“玉石之美有五德”,而玉屏风的功效得名也可用“五德”来表述:

用药平和,驱邪而不伤正,仁也。

预邪于肌表,增益正气抗争,义也。

建中扶正,益气固表,表里兼顾,智也。

实腠理,祛外邪,勇也。

药味虽少,配伍精妙,不妄加他药,洁也。

玉屏风的药方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具有“廉、简、便、效”等优点,目前也有多种中成药制剂,如颗粒、口服液、丸剂、滴丸、袋泡茶等多种产品,是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中药名方。

千古名方:玉屏风散

从中药的药性来说,方中黄芪甘温能补气,有益气固表、实卫敛汗之功,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为臣药,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并有固表止汗作用,黄芪白术配合,使气旺表实,风邪不易内侵;而防风辛温而散,有祛风邪之能,黄芪得防风,固表不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不伤正,全方共奏益气固表,止汗御风之功效。

从现代药理学研究来看,玉屏风散方中的三味中药发挥作用,与黄芪含有的皂苷、黄酮和多糖,白术中的多糖和挥发油,防风含有的色原酮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动物实验表明,玉屏风散加减应用,亦可联合他药使用时,能双向调节免疫功能,并在其基础上对发挥抑制肿瘤细胞以及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玉屏风散主治体内气虚又外感风寒。“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自汗并非是气虚的证候,但是气虚会引起自汗!自汗可能是由于湿热、风热、风寒、痰湿等导致。

玉屏风散是干啥的?简单是,是益气固表止汗的。黄芪补益脾肺之气,气足了,体表卫气才能行使它抵御外邪、固摄汗孔的作用,我们才不会怕冷、多汗、畏风。白术,健脾益气燥湿,配合黄芪来固表。防风,则是祛风湿之邪的。因为之前,患者卫气不足,所以经常被外来的风邪欺负。现在,用防风,把外邪往外撵,然后再用黄芪白术益气固表,把门一关。人体这才会重新归于安宁。

这么一说,玉屏风散,就是替我们看大门的方子。气虚所致的自汗、盗汗、恶风、畏寒、脉虚弱等毛病,用它是可以治疗的。

千古名方:玉屏风散

国医大师邓铁涛:我体会此方不但能治自汗,一些盗汗属气虚者亦适用。

临床上常用汤剂,根据个人经验,其用量为:黄芪12克,防风 3克,白术15克。我认为,其组成分量比例颇需研究,较为重要的有两点:

其一,防风用量要少于黄芪,这是根据东垣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之说,又因防风为疏散之品,汗证不宜多用,与黄芪相配达相畏相使之目的便可。

其二,白术的量须是黄芪与防风之和,这是根据“发在芪防收在术”之意,一走一守,达表“实卫”。曾有一例自汗盗汗之患儿,治以玉屏风散,稍效,后因药房缺白术, 找余商量,因我不在,另一医建议用苍术代之,结果大汗淋漓!这是不明方义,不知苍术辛燥发汗,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之过,只走不守,发散不收,故汗水淋漓。

临床上运用时,若见自汗盗汗兼阴虚者,我喜用玉屏风散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或加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若汗出特多者,则加麻黄根10克。至于纯阴虚之盗汗,我认为当归六黄汤往往效如桴鼓,此处只言玉屏风,故不赘述。

玉屏风散不仅能治汗,而且能预防外感,对于体弱表虚易患感冒之患者尤为适宜。

我曾建议某中医院按上述比例制成玉屏风散,每用10~2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服半月至一月,以取代丙种球蛋白以治容易感冒之患者(该地喜用丙种球蛋白成风),这既可发扬中医特色,又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可避免染上某些难治之疾,何乐而不为?

事后了解,据说有相当好的效果。其建议实受启发于蒲辅周玉屏风散预防感冒之经验,蒲氏认为此散用三至五钱即可,用量过重有胸闷不适之弊。

若深究其能预防感冒之理,我认为柯韵伯之论较有启发,现录之,与同道共同学习。

柯韵伯在《名医方论》中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不患无以祛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何则?发散太过,玄府不闭故也。

昧者不知托里固表之法,遍试风药以祛之,去者自去,来者自来,邪气流连,终无解期矣。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外解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

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合,唯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有汗能止,无汗能发,功同桂枝,故又能除头目风热、大风癞疾、肠风下血、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

所以防风得黄芪,其功愈大耳。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即以宁风也。夫以防风之善祛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此欲散风邪者当倚如屏、珍如玉也。”

根据异病同治之理,余曾用玉屏风散治愈一例面肿如球之怪病。

1961年与广州中医学院1959年高研班学员到某军区医院搞科研时,该院一护士之子,五岁,患怪病,面肿如球,病已将月,按之空虚,随指而起,似面皮之下充气一般,但无皮下气肿之握雪感,从头肿至颈部,舌嫩,因此考虑乃气虚所致。

头为阳,面皮属表,故当以表虚论治。方用玉屏风散加五味子。处方:黄芪12克,防风3克,白术18克,五味子4.5克。每日1剂,复煎。取玉屏补气固表,五味子敛其浮阳。服药九天,病霍然而愈。

过敏性鼻炎医案一则

患者:黄某,男,21岁。2017120日诊。

主诉:反复打喷嚏,流鼻涕1月余。既往有过敏性鼻炎病史10余年。现鼻塞,流大量清涕,鼻子痒,打喷嚏,伴前额头痛,畏寒,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处方: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葛根15克,桂枝10克,白芷6克,苍耳子15克,辛夷6克,蝉蜕5克,甘草5克。

7剂后,前额痛及畏寒基本消失,鼻塞流涕较前减轻,喷嚏减轻。效不更方,原方续服10剂。

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本病内为肺、脾、肾三脏虚损,外由风寒之邪侵袭所致。肺经开窍于鼻,合于皮毛,所以鼻病及皮肤病多归于肺。脏腑功能失调,肺气虚则卫表不固,外邪乘虚而入,肺气不得通调,鼻窍不利而为病。

本例以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以黄芪为君药,大补脾肺之气,固表止汗;以白术为臣药,健脾益气;防风走表而祛风邪,合黄芪、白术,则扶正为主,兼以驱邪。肺气足则卫实,可以保护机体抵御外邪侵袭;脾气健则气血生化之源充足,无水湿之患。本例中则以玉屏风散为主,加苍耳子、辛夷、白芷,增强了宣肺通窍之力,故取效明显。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