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各种妇科病的经典医案

作者:发布日期:2022-01-18阅读量:3639转载量:

一、月经闭止(停经、倒经)

医案1:何惠贞,女,19岁,由于气滞,经闭半载,形容憔悴,食欲减退。请生往诊,为灸中脘、关元、气海,胃纳渐动。连灸两星期,下紫色块甚多。月经通顺矣。(《承淡安灸法》)

医案2:山西虞乡社员王公甫报告,内子年近40,产后血亏,月经闭止,1933年夏为灸关元,每次10余壮,连灸10余日而月经复来。爰濡笔记之,诚学针灸后之一幸事也。(《承淡安灸法》)

各种妇科病的经典医案

二、不孕症

王某,女,30岁,农民。于195942日初诊。

自诉:结婚已4年,无白带、痛经等妇科病史,身体较健康,但不怀孕,特来本室要求针灸治疗。询及其爱人身体也很健康,曾经南京鼓楼医院精液化验,精子正常。

治遵循《百症赋》“无子搜阴交、石关之乡”之旨。取用阴交、石关,以轻刺重灸,留针30分钟,隔日施治1次,并嘱患者每日晚于临睡前自灸关元、胞门、子户,灸至皮肤灼热充血起红晕为度。共计10次,自灸1个月。于当年5月患者竟而怀孕,于19602月生一男孩。(《现代针灸医案选》肖少卿)

三、子宫出血(血崩)

徐州社员蒋立人报告,1949年内人在本市梁庄小学教书。清晨,一人在办公室学习,不意有同事在她背后用小军号猛吹,她精神上猛受惊吓,神思不清,返家后即患血崩症,服中药五六服无效。脸色渐呈苍白,合家皆甚忧急。生即为隔姜灸神阙、关元各5大壮,每日1次,连灸3日,血崩即停止。(《承淡安灸法》)

四、子宫痉挛(小腹绞痛)

廖节怀女士,素有经痛病,6个月常大痛1次,数年来不爽。19321127日经期为大痛之期,是晚初仅小腹作痛,继起子宫之收缩痉挛,似觉子宫冲至脐上,同时手足亦发生痉挛,数人制止其手指之屈曲,全不见效。2小时后觉舌亦缩入,说话困难。急诊后立灸左右涌泉、足三里各3壮,痉挛疼痛逐渐停止,此后经痛亦不复发。(《承淡安灸法》)

五、子宫内膜炎

医案1:陶某之妻,28岁。病后失调,气血两虚,经来如黄泥水,漏下淋沥,色紫成块,气腥质韧,腰酸背痛,小腹时痛时止,延续2载,屡经针药医治,毫无效果。19533月间,至市立公济医院治疗,经医师检验断为子宫内膜炎,须动手术,住院开刀,并要大量输血。舍此并无良法。如不予以医治,半年内可能死亡。

726日陶某陪妻来诊。诊其脉数甚弱,面色苍白,神疲盗汗,日晡潮热,体温37℃。食纳呆滞,气息奄奄。乃告之曰:此病已入险境,但针药不能取效,惟有直接灸治2个月始有希望。

各种妇科病的经典医案

当与灸关元、隐白、百会,以细艾绒如米粒大各灸7壮。百会隔姜,余均直接灸。31日二诊灸大敦、三阴交、中极各7壮。81日三诊灸百会(隔姜)、隐白、气海、关元各7壮。82日四诊灸命门、肾俞、中极各7壮。83日五诊灸关元、大敦各14壮。

以上诸穴,轮流施灸2周后,黄水漏下均减。照上穴去百会、大敦、隐白连续灸治1个月,盗汗止,潮热退,食欲渐增,面色转佳。此后仅取关元、中极、命门三穴由陶在家隔日施灸治,3个月告瘥。(《承淡安灸法》)

医案2:患者王月琴,女,19岁,1950年元月结婚后,每年5月、8月经常下玻璃样黏液(白带)),每月经来,近401次,食欲缺乏,消化不良。1952819日来诊,体温36.7℃,脉缓弱,面黄,肌微瘦,厌进饮食,常下白带,月经401次,小腹隐痛。取穴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隔姜灸20日,以后每日轮灸上列各穴;在灸治过程中,逐渐能吃,白带灸后1星期即没有了。面色日趋红润。后病愈怀孕。(《承淡安灸法》)

六、胎位不正

唐某,女,35岁,自诉妊娠8个月,产科诊为横位。曾做过2次倒转术及肘膝卧位多次,并做过多次针灸均未见效。经产科介绍来诊。

查体:神志清楚,发育良好,舌苔薄白。心肺正常,腹部隆起,脉滑数,诊为胎位异常。由于孕育期间起居失宜,累及胎宫,以致气血失调,从而形成横位。

治以调理胞宫气血。乃取至阴穴,用中等艾炷每次灸7~15壮,每日1次,共灸3次,产科复诊已转为头位。(《现代针灸医案选》王凤仪)

各种妇科病的经典医案

七、难产

张仲文疗横产先出手,诸符药不捷,灸右脚小趾尖头三壮,炷如小麦粒,下火立产。(《针灸资生经》)

八、产后昏厥

医案1:一妇人产后发昏,二目滞涩,面上发麻,牙关紧急,二手拘挛。余曰:“此胃气闭也,胃脉挟口环唇,出于齿缝,故见此证。”令灸中脘穴五十壮,即日而愈。(《扁鹊心书》)

医案2:有贵人内子,产后暴卒,急呼其母办后事,母至,为灸会阴、三阴交各数壮而苏。母盖名医女也。(《针灸资生经》)

九、滑胎(习惯性流产

杨某,女,25岁,于1988410日初诊。

主诉:月经后期,经量多,血色紫红,时有块,怀孕后,常有头晕心悸,腰膝酸软,少腹冷胀,四肢欠温。

病史:婚后曾孕3次,每次均在4~5个月内流产。此次就诊时,已孕2个月余,患者及家属十分担忧,前来求治。

查体: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左寸滑利,右尺沉弱,发育正常,营养欠佳。

诊断:子宫虚寒,冲任亏损,气血两虚,肾气不固,以致胎滑不固(习惯性流产)。

治疗:温补下元,补气养血,固摄肾气。

取穴子宫、阴交、府舍三穴,用麦粒大小艾炷直接施灸,每次每穴各灸5壮,隔2日灸1次,连续灸治5次。自觉腰酸乏力、头晕心悸症状好转,面色转红润,因而增加了信心。以后每3日灸1次,直至怀孕超过6个月为止。后来足月顺产一男婴,至今母子均健,合家欢乐。

按语:患者因冲、任、肾三经气血皆虚,不能摄血养胎,胞宫失养而致滑胎。子宫穴是经外奇穴,位于中极穴旁开3寸,用小艾炷直接施灸,有温暖胞宫之效;阴交穴在脐下1寸,乃冲任及少阴肾经之会穴;府舍穴在冲门上7分系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及阴维脉之会。此三穴均用小艾炷灸,共起温宫、补血,益气的作用,子宫得血之养,得气之充,则胎元自固。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