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中医泡脚调理足跟痛

作者:发布日期:2021-07-01阅读量:1594转载量:

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下老。所以到年老后,各种腰腿疼痛的病症非常多,有一种很特别的脚痛叫足跟痛。

足跟痛是常见的毛病,如果长时间站立或者行走,就会感觉足跟底部会疼痛,久坐突然起立也会感到疼痛,严重的甚至脚跟都不敢着地,对此中医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呢?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医养生专家刘维忠主任推荐可以用中草药浴足的方法治疗。

刘维忠主任推荐验方:用白术50克煎汤,浸泡足跟,每日两三次,每次20分钟。

无独有偶,在刘力红的《思考中医》中,也曾提到用白术煎汤浴足,治疗足跟痛,疗效显著。

中医泡脚调理足跟痛

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在中医学属于“骨痹”范畴。

传统中医对足跟痛之症早有研究,隋代著名医学家巢元方称足跟痛为“脚根颓”,书云:“脚根颓者脚跟忽痛,不得着也,世俗呼为脚根颓。”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大医学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称之为“足跟痛”。

白术《长沙药解》曰: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

用白术治疗足跟痛是刘力红老师根据《本草纲目》用白术治疗牙病而启发得之。

刘力红老师曾说到:记得在读《本草纲目》的时候,谈到白术这一条时,李时珍引了张锐《鸡峰备急方》的一则案例:“察见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曰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服即愈。”

大家看到这个案例,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我想很多人会不相信。牙齿长到一定程度就定型了,怎么会越长越长,以致进食都困难呢?这太离谱了。

即便有这个髓溢病,牙齿那么坚硬的东西,怎么用白术漱漱口就能缩回去呢?简直太不科学了。但我不这么想,我首先是相信它,然后,再来思考它的道理。

首先这个病名很有意思。牙齿为骨之余,由肾所主。肾主骨生髓,骨与髓乃是异名同类的东西。牙齿日长,就好像是髓满了在往外溢一样,所以叫做髓溢病。

现在要考虑的是这个牙齿为什么会日溢长长?髓为什么会往外溢?这一定是约束骨髓的这个系统出了问题。

骨髓由肾所主,肾为水藏,故骨髓亦属水类,明白了这层关系,就知道对骨髓的约束功能是由土系统来完成的,这亦是土克水。

现在土系统出了问题,土虚了,当然就会发生水溢,当然就会发生髓溢。髓溢了,牙齿自然会日渐变长。这个道理明白了,用白术来补土制水,控制髓溢,就是十分简单的事了。

于是刘力红老师根据白术治疗髓溢病的思考,大胆把白术用于治疗足跟痛而获十分满意的效果。

他曾接治一位跟骨骨刺的患者,患者的双跟都有骨刺,疼痛厉害,以致足跟不敢落地,要踮起脚来走路,所以生活感到很困难。

他按照常规的思路,用了补肾的方法,也用了活血、除痛等其他方法,但都没有获得明显的疗效。

正在他感到进退两难的时候,突然想到《本草纲目》里用白术治疗髓溢病的案例。他认为骨刺病也叫骨刺增生,是由于骨钙流失到骨面,形成骨性赘生物所致。

股钙流失形成赘生物,这与髓溢有什么差别呢?应该没什么差别。

于是他如法炮制,用白术煎汤,让患者浸泡足跟,每日两三次,每次20分钟。出乎意料,数日痛即大减,足跟能够落地,坚持近月,病即痊愈。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