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伤寒论》方中为何多用炙甘草?

作者:发布日期:2021-04-29阅读量:1160转载量:

《伤寒论》方中为何多用炙甘草?

甘草一药,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这大概是临床上用得最多的一味药了吧。我们在仲景的《伤寒论》中也随处可见甘草的身影,炙甘草尤其多见。甘草为何有如此魅力?让我们来看看炙甘草在仲景经方中都发挥了哪些作用吧。

一、调和作用

1、调和诸药

调和为甘草之本能,《伤寒论》方中比比皆是,其中代表性方证如桂枝汤,用炙甘草调和诸药,有安内攘外之功,恶风、发热、汗出、头痛、脉缓之症投之无不奏效。小青龙汤中用甘草,令药性不暴则药力周到,能入气饮互结之处而攻之。芍药甘草附子汤佐以甘草从中调和,使芍、附共同发挥作用,且兼顾气阴。

2、调和营卫

太阳主表,统辖荣卫,乃《伤寒论》所言人体最外一层,故风寒之邪外袭,太阳首当其冲。《伤寒论》第53条宜桂枝汤,其机要全在于资养胃气。方中炙甘草既可以助桂枝调卫,又能协芍药和荣,最主要的是使胃气不弱,达到营卫之调和。又如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升麻汤、茯苓甘草汤中之炙甘草,均有调和营卫之用。

3、调和中宫

甘草炙用可养胃助脾,作用于中宫,能起到养、资、助、健、暖、保、和、安、培、补等功能。桂枝加厚朴汤之甘草,能和中救逆而疗误下之证;小建中汤以炙甘草为臣,资养脾胃,生养营血,使木气疏和;黄芩汤用炙甘草,以和中缓津液之下奔;栀子柏皮汤用炙甘草,以和胃保脾,缓苦寒之性;理中丸用炙甘草,以坐镇中州,中气既立,则清气自升,浊气自降,吐泻亦自平。

4、调和阴阳

“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发汗后阳从外泄,卫气不固,故汗后恶寒。芍药甘草汤佐以炙甘草从中调和,助芍、附使阴阳调和。汗下后阴阳两虚,茯苓四逆以炙甘草之甘扶阳救阴。

二、制约作用

《伤寒论》方常以炙甘草之甘缓,制药之悍或缓证(症)之急。

1、制药之悍

石膏辛寒,具有解肌清热之功。仲景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中一以甘草缓寒平苦,使得无损脾胃;二以甘草配人参、粳米以救津液之虚,抑制石膏之悍;三以甘草特救肺气之困;四是倍甘草以和中,又减石膏之苦,助清内攘外。芒硝咸寒,软坚通腑泄热。调胃承气汤,用炙甘草缓大黄、芒硝之悍,使二者留中泄热,故谓调胃;因甘能胜咸,故用甘草制芒硝。在太阳少阳两感证中,麻黄附子甘草汤以甘草缓麻黄发汗之猛,求微汗得解。在湿邪内阻、气化失宣、病深关节时,用甘草附子汤,以甘草为君,缓和诸药,使猛烈之性缓缓发挥作用,免留后患。

2、缓症之急

医反复下之之误治,取甘草泻心汤,重用甘草为君,既可益胃之虚,又可缓痞硬之急。太少合病之腹泻,以黄芩汤之甘草配大枣和中,以缓津液之下奔。少阴病因阳郁不伸、气机不宣导致四逆,出现咳、悸、腹痛之症,投以四逆散,用甘草为君,调中缓急止痛。血虚外感风寒,气血被寒所遏,导致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当归四逆汤调和厥阴,以甘草配大枣以缓肝。

三、配对组方

《伤寒论》方中运用甘草与治疗主病证的药物配对而发挥其特殊功能。

1、救津

因服桂枝汤后大汗出、烦渴不解,白虎加人参汤之甘草配人参、大枣,取味甘补土而生金。金者水之上源,意在救津液之虚。病后余热未清、气液两伤之竹叶石膏汤证,以人参配甘草益气生津。

2、补中培土

汗后心阳虚而水邪上逆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佐甘草配大枣,培土以制水,达平冲降逆之目的;栀子甘草豉汤证,先煮栀子、甘草,缓其苦寒,以利清虚热而除烦,但重点是补益中气,以解少气之症见;医反下之的甘草泻心汤证,重用甘草为君以补胃,与大枣相配,则补中之力更著。

3、刚柔相济

病在太阳日久、表邪已微,治以麻、桂之合方轻剂。方中芍药配草、枣而酸收甘缓,又有姜、麻、桂之辛甘发散,合方则刚柔相济,获小汗解邪之效。

4、辛甘复阳

《伤寒论》中多次运用四逆汤,主要针对脾肾阳虚。方中甘草得姜、附,鼓肾阳,温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姜、附得甘草,通关节,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力。发汗过多的桂枝甘草汤证,辛甘合用,阳气乃生,心阳得复而悸动自平。

5、酸甘益阴

太阳夹饮证误治伤津,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中芍药配甘草酸甘益阴,得生姜、大枣,一以协和诸药,二以培养中气,使内停之水饮尽从下去。

6、酸甘化阴

伤寒脉浮、自汗、脚挛急误治之后得阳复,以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使阴复,如此两脚自伸。若汗后身疼痛,乃营卫虚而不和,治用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中甘草助桂枝专行营分,辅人参滋补血脉生始之源,配芍药潜行于经脉而定痛也。

7、酸甘相辅

因表证未解、阳邪陷入太阴,故以太阳之桂枝汤加芍药,以阴和阳,芍药得甘草,酸甘相辅,和脾缓急止痛。

8、甘淡相佐

伤寒汗出而不渴,乃胃阳不足、水停中焦,茯苓甘草汤行阳以绕阴,甘草佐茯苓渗里缓中并用,乃留津液以安营之用。

四、资助中气

病在表而以火劫汗,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牡汤以救逆。方中甘草配大枣以资助,使心阳得复,中焦水谷之精充。邪入少阳而太阳未去之柴胡桂枝汤证,方中甘草助人参以扶正驱邪。又误下之后邪陷痞结之半夏泻心汤证,甘草助参、枣益气补正,既使谷气内充,又使邪不复作。

胃虚食滞之生姜泻心汤证,甘草配干姜以温里(中)寒,助参、枣以补中州之虚。汗、吐、下后胃虚饮逆作痞之旋覆代赭汤证,以人参配甘草养正补虚,甘草得姜、枣和脾养胃,安定中州。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