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针灸:醒脑开窍!

作者:发布日期:2020-12-29阅读量:2575转载量:

针灸

主方一:大醒脑。

主穴:双侧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人中(督脉),患侧三阴交(足太阴脾经)。

副穴:患侧极泉(手少阴心经),患侧尺泽(手太阴肺经),患侧委中(足太阳膀胱经)。

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

手指握固加合谷;语言不利加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

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相结合的泻法,施手法1分钟;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 5寸,用重雀啄手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角斜刺,进针1~1. 5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主方二:小醒脑。

主穴:双侧内关,上星,百会,印堂,患侧三阴交。

副穴及配穴同主方一。

1、先刺印堂穴,刺入皮下后使针直立,采用轻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

2、继选3寸毫针由上星穴刺入,沿皮至百会穴后,针柄旋转90°,转速120~160/分,行手法1分钟。

3、极泉,原穴沿经下移1寸,避开腋毛,直刺1~1.5寸,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

4、尺泽,屈肘成120°角,直刺1寸,用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手指抽动3次为度。

5、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5~1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6、风池、完骨、翳风均针向喉结,进针2 ~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手法1分钟。

7、合谷针向三间穴,进针1~1.5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第二手指抽动或五指自然伸展为度。

8、上廉泉针向舌根1.5~2寸,用提插泻法。

9、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2ml

10、丘墟透向照海穴约1.5~2寸,局部酸胀为度。

一般在应用调神法之初首选“大醒脑”,而后与“小醒脑”穴交替使用。

后遗症处理:

1、口眼喎斜:风池、太阳、颊车、迎香、地仓、下关、合谷。刺络拔罐:选下关、颊车、四白。风池针尖刺向喉结,进针1.5~2寸,施捻转补法1分钟;太阳沿颧骨弓内缘进针3~3.5寸,透向颊车;迎香横刺或斜刺0.5~1.5寸,施捻转泻法;下关进针1.5寸,捻转泻法;地仓横刺3~3.5寸,透向颊车,地仓至颊车部11针,深度0.3~0.5寸,施提插泻法;合谷捻转泻法。刺络拔罐,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3~5点,用闪火法拔罐,出血量5~10ml,隔日1

2、失语:风池、上星、百会、金津、玉液、廉泉、通里。风池刺法同前,上星平刺0.5~1寸,施平补平泻手法1分钟;百会斜刺0.3~0.5寸,施平补平泻手法1分钟;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舌面用2寸毫针点刺出血,廉泉直刺1~1.5寸,施合谷刺法,以胀感达舌根及喉咽部为度;通里直刺0.5寸,施捻转泻法。

3、手指握固:合谷、八邪、曲池、外关、肩髃。合谷针刺方向先透向大指,继透向三间处,施提插泻法,以患侧大指、次指抽动3次为度;八邪、曲池、肩髃刺法同前;外关直刺1~1. 5寸,施提插泻法。

4、上肢不遂:风池、肩髃、极泉、尺泽、曲池、合谷、八邪、外关。风池、极泉、尺泽刺法同前;合谷针刺方向先透向大指,继透向三间处,施提插泻法,以患侧大指、次指抽动3次为度;八邪直刺0.5~1寸,施提插泻法,以患侧手指抽动为度;曲池屈肘取穴,直刺1~1. 5寸,施提插泻法,以麻胀感到达示指为度;肩髃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以麻胀感达肘关节为度;外关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

5、下肢不遂:环跳、委中、三阴交、阳陵泉、昆仑。委中、三阴交,针刺方法同前;环跳直刺2~3寸,以触电感传至足底为度;阳陵泉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令触电感传至足趾为度,昆仑直刺0.5寸,施捻转泻法。

6、足内翻:解溪、丘墟、照海、筑宾、昆仑。解溪直刺0.5寸,施捻转泻法;丘墟透照海,直刺2.5~3寸,施捻转泻法;筑宾、昆仑,直刺0.5~1.5寸,施提插泻法。

并发症处理:

1、假球麻痹:针风池、完骨、天柱、翳风,向喉结方向,深刺2寸,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或咽后壁点刺。

2、吞咽困难及呼吸衰竭,吞咽困难:翳风、天柱、风池。针翳风,用2~3寸毫针刺向咽喉方向,用捻转补法施术1~3分钟;天柱直刺1~1.5寸,施捻转补法1分钟;风池手法同前。呼吸衰竭:针刺双侧气舍。

3、便秘:丰隆、左水道、左归来、左外水道、左外归来。先取双侧丰隆穴,直刺1~1.5寸,施捻转泻法;左水道、左归来、左外水道(左水道外开1.5寸)、左外归来(左归来外开1.5寸)均直刺1.5~3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分钟运针1次。

4、小便异常:癃闭(尿潴留),针中极、秩边、水道。中极直刺1.5~2寸,施提插泻法,令胀感传至会阴;秩边直刺2.5~3寸,针尖方向透向水道,施提插泻法,令胀感达前阴。小便淋漓:取关元、气海、太溪。关元、气海直刺1~1.5寸,施呼吸补泻之补法,而后,置1寸艾炷于针柄上,施温针灸,每次2~3壮;太溪直刺0.5寸,施捻转补法1分钟。尿失禁或尿潴留:针中极、曲骨、关元、三阴交。局部施灸、按摩或热敷。

5、共济失调:针风府、哑门、颈椎夹脊穴。

6、失明或复视:失明取风池、天柱。风池,针尖方向与双目系对角相交,直刺1~1.5寸,施捻转补法;天柱直刺1~1.5寸,施捻转补法。复视,上穴加睛明、球后。

7、癫痫:针人中、大陵、鸠尾、内关、风池。

8、肩关节痛或肩周炎,肩关节痛:天鼎、肩髃、肩内陵、肩外陵刺0.5~1.5寸,施提插泻法。肩贞、肩中俞、肩外俞、阿是穴。天鼎,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令触电感直达肩肘或手指;肩髃、肩内陵、肩外陵、肩贞直刺1~1.5寸,施捻转提插相结合的泻法;肩中俞、肩外俞均横刺1~1.5寸,施捻转泻法;阿是穴刺络拔罐方法同前。肩周炎:针肩髃、肩髎、肩内陵、肩贞、肩中俞、肩外俞,痛点刺络拔罐。

9、血管性痴呆:针内关、人中、百会、四神聪、风池、四白、合谷、三阴交、太冲。

10、睡眠倒错:针上星、百会、四神聪、三阴交、神门。

临床应用:

1、适应症。

1)中风病及其相关病症。

2)神志、精神疾患,如瘾病、痴呆、郁证等。

3)各种脑病。如脑外伤、小儿脑瘫等。

2、禁忌症。

1)急性脑出血。

2)高血压。

3、注意事项:

“大醒脑”与“小醒脑”的临床应用:

“大醒脑”长期使用增加病人痛苦,“小醒脑”适用于病情稳定,神志清醒的中风患者。

1)应用调神法之初,首选“大醒脑”,而后与’‘小醒脑”交替使用。

2)在中风急性期者,患者亦可用一般要求严格按照“大醒脑”法操作,病情轻浅者,亦可用“小醒脑”针刺法操作。

3)对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按照“小醒脑”针刺法操作,但病情严重者可使用“大醒脑”针刺法,亦可交替使用。

卒中后遗症期长期应用针灸治疗:

故在应用醒脑开窍法时为避免患者出现疲劳感或穴位疲劳的出现,对醒脑开窍法务必要慎用或减小刺激量。

对针刺特别敏感者:

临床常见的一些畏惧针刺法或对针刺特别敏感的病人,在应用醒脑开窍法时为使其能接受治疗必须掌握好刺激量,尤其是水沟穴的刺激量。

刺激量应视病情灵活掌握:

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要求患肢抽动次数可灵活掌握,肢体肌力在03者可使之抽动三次。肢体肌力在3级以上时,可适当减少抽动次数。

留针情况:

针刺操作实施手法后,非立即留针,而是要求患者立即活动患肢。除三阴交留针外,其余各穴均补出针。三阴交要求将针提至皮下,不出针,让患者活动,留针时再将针刺入得气深度。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