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三伏天艾灸可祛除90%疾病!

作者:发布日期:2019-08-01阅读量:1593转载量:

三伏天艾灸可祛除90%疾病!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这时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艾灸疗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已经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从中医上来看,它可以温阳补气、温通经络、消淤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用灸法预防疾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中记载:“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

艾灸——灼病邪除

《庄子》中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艾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以抵制病邪的侵袭。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和防病能力。

唐代的著名医学家王焘在其经典著作《外台秘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这是说三十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补气壮阳。

古人也善用灸。

灸的发明源于古人用火时,身体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便采用火烧灼来治疗病痛。

灸法最早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中,首次记载了温灸的疗法。

孟子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患了多年的慢性顽固疾病,选用陈年之艾就可医治。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

清代吴仪洛的《本草丛新》记载:“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

祛病防疾首选艾灸。

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时,通过艾灸,有助于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活动,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从而起到扶正固本、祛病防疾、益寿延年等作用。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超负荷透支体力,会致使阳气不足,进而出现身体疲劳,浑身疼痛等现象,艾灸可滋补阳气。

三伏天,艾灸祛病的7大穴位

1、人体最大的穴位——大椎。

三伏天艾灸可祛除90%疾病!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之会。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

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2、后天之本,气足之源——足三里。

三伏天艾灸可祛除90%疾病!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气虚、血虚首选足三里、消化疾病首选足三里。由于足阳明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足三里有气血双补的功能。

3、任脉穴位——关元。

三伏天艾灸可祛除90%疾病!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三寸。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小手指的下缘处取穴。

关元穴是小肠经的募穴,也是脾经、肝经、肾经、任脉的交会穴。位于下焦,内有肾脏、小肠、膀胱、妇胞宫、前列腺等脏腑组织,故有统治三阴经、任脉诸经疾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等作用,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老年朋友,如果在三伏天坚持灸关元穴,尿频尿急、前列腺问题就自己解决了,中老年人常灸关元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4、人体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神阙。

三伏天艾灸可祛除90%疾病!

古今以来,大家都十分注重神阙的保养,称神阙为人体的“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

灸神阙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对于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还具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老的作用。

5、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中脘穴。

三伏天艾灸可祛除90%疾病!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简便取穴,自己手脐上四横指。

中脘穴为腑会穴,同时又是胃的募穴,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节作用,尤其对于胃的各种疾病具有良效,以治疗消化系统为主。

6、生命之门,动力之源——命门穴。

三伏天艾灸可祛除90%疾病!

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在第十四椎下,也就是第二腰椎棘突下。在两肾之间,也和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肾俞相平。因此有生命之门之称,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所在。

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育功用有重要影响。对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激发和推动作用。促进人体饮食消化、吸收与运化,以及水液代谢等。

7、补肾首选穴位——太溪。

三伏天艾灸可祛除90%疾病!

太溪穴为足少阴原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肾藏精,分化阴阳,因此无论肾精虚还是肾阴阳不足,都可以有太溪穴来补养。如治疗肾阴不足,阴虚火旺导致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耳鸣、耳聋、失眠、健忘,或者肾阳亏虚出现的肢冷、下肢水肿等疾病,可艾灸太溪穴。

艾灸贵在坚持,三伏天艾灸,会解决体虚病多的问题,如果长年坚持会延年益寿。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