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常用疾病处方大全(五)

作者:发布日期:2019-06-15阅读量:2535转载量:

50、冻疮破溃膏:组成:肉桂、冰片、樟脑各2克,乳香、没药各1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和均,凡士林调成膏状备用。

用法:淡盐水清洗疮面,再涂此膏,2日涂一次。

功用:消炎止痛,拔毒生肌。

51、紫草膏:组方:紫草100g,黄芩20g,黄连20g,黄柏20g

制法:取上药,用粉碎机粉末,香油适量熬开,放入以上药粉,然后放入冰片10g,再放入20个纱布条。用时放入铝盒高温消毒。

用法:可用于水火烫伤,先用生理盐水清理创面,再用庆大霉素针剂创面,外用紫草膏。还可用于外伤,用上述方法清理好好创面后用纱布条外敷,胶布固定。

常用疾病处方大全(五)

52、盆腔盆腔炎、积液灌肠专验方:组方:金银花30g、蒲公英30g、黄连20g、黄柏15g、生香附15g、地肤子30g、连翘20g、冰片15g(后加)。

加减:有包块加三菱15g(醋制),莪术15g(醋制),红花10g

制法:浓煎成100ML,不过因为药有点多可以煎一次用3天。

用法:10天一疗程,月经干净3-5天开始,灌肠后抬高臀部躺30分钟,局部热敷,加速吸收。

53、慢性盆腔炎专验方:组方:当归2030g、桃仁1520g、红花1520g、丹参3050g、赤芍2030g、乳香1520g、没药1520g、牡丹皮2030g、泽兰1520g、香附1520g、枳壳1520g、牛膝1520g、金银花3050g、连翘1525g、蒲公英3050g、败酱草2030g

加减:腹痛加元胡、川楝;腰骶痛加寄生、川断、狗脊,有包块加三棱、莪术;气虚加党参、黄芪。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二次口服。10 d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方解: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妇人腹痛”、“瘕瘕”、。月经不调”、“不孕症”、“带下病”等范畴,中药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我们采用的中药方剂是活血类药物为主,佐以理气类、清热解毒三类药物组成。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病情灵活加味及调整药物剂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活血类中药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加速血液流动。增加盆腔组织器官的血流量,同时活血类药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及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微循环,因此有利于营养、氧气的供应及药物进入病变部位,代谢产物的排除,从而促进组织炎症的吸收,转化增生组织和消除包块。理气类药物与活血类药配伍能增强活血药物的祛瘀生新,软坚散结及行气止痛作用。清热解毒类药物具有广谱抗生素、抗病毒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

54、神效风湿祛痛药粉:组方:白芷10g、全蝎10g、僵蚕10g、蜈蚣2条以上药共研为末。

用法:撒虎骨膏或祛痛膏上贴患处,对颈椎病,腰腿痛,关节炎等止痛效果甚佳。

55、陈旧性骨折泡脚专验方:组方:红花10g、续断20g、土鳖15g、千年健20g、乌药20g、独活15g、克川芎20g、桂枝20g、当归20g、白芷20g、骨碎补20g、全虫10g、大黄20g酒炒。

用法:上药以水和酒31的比例熬制10--20分钟,趁热取汤泡脚,一天三次 30分钟,泡脚后药汤回锅,下一次加水再熬再泡。另外可以口服中华跌打丸配合。

56、淋巴结炎验方专验方:组方:防风10g、羌活10g、角刺14g、连翘10g、夏枯草15g、银花10g、甘草5g、陈皮6g、桔梗10g、穿山甲10g、昆布10g、牛蒡子10g、羚羊角粉10g

方解:全方以解毒散结为主山甲皂刺散肿溃坚,连翘枯草解毒散结,牛子桔梗专治咽喉部疾病,昆布牛子散结,双花甘草解毒,羌防升上兼解表。全方配伍精当。故疗效卓著。抗菌素消炎不错,但散结(结节性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不如中药。

57、痤疮效方专验:组成:荆芥12g、防风10g、羌活12g、白芷12g、黄芩12g、黄柏10g、桑白皮12g、枇杷叶12g、茜草12g、牡丹皮12g、赤芍15g、蝉蜕10g、皂角刺12g、僵蚕12g、白花蛇舌草15g

用法:先将上15味药置于锅内,加水500ml,浸泡10分后,急火煎10分左右,煎约300ML药汁分两次温服;再将锅内药渣加水600ml,煎5分左右即可,取药汁分两次外洗,每次洗约分,15天为1个疗程。

加减:若见颜面、胸、背部米粒大小的白色丘疹,或底部微红者,方中清热凉血之品黄芩、黄柏、茜草、牡丹皮、赤芍皆可减量,一般为36克,其它药物剂量同上。若见颜面部鲜红色丘疹,较米粒稍大,有时融合成片者,方中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皆可减量至3克,加水牛角15克,其它药物剂量同上。

58、慢性肝炎四步曲

肝一方:组方:柴胡1520g、白芍50g、枳实1520g、甘草15g、白术1520g、茯苓1520g

适应证:迁延性或慢性肝炎见下列证候者。

1)肝区(右季肋部)隐痛或胀痛、刺痛,腹胀满,食纳不佳,全身疲乏,头晕心烦,目干涩,手足心热,小溲色黄,舌苔白腻,脉弦滑或滑数。

2)肝肿大(少数病人有脾肿大),触之痛,肝功能有改变(或无改变),有蜘蛛痣及肝掌。

加减: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增高,可加龙胆草15g、板蓝根30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加白花蛇舌草50g、公英30g,以清热解毒;舌质红,小溲黄赤,手足热,热重于湿者,可加金银花30g、败酱草25g、大青叶20g;食纳不佳,可加山楂15g、麦芽30g、神曲15g;腹泻除加重茯苓、白术用量外,可选加扁豆15g、山药25g;脘腹胀满加厚朴、木香、槟榔;体弱气虚酌加人参、黄芪;部分正虚邪恋患者可用人参、黄芪与解毒清热之剂合用,肝功能亦多随之恢复或好转。

方解:本方以白芍为主药,取其柔肝止痛,敛阴养血之功,为治肝脾不和、肝气郁滞之要药。适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胸腹疼痛、痛经、手足拘挛等症。日本吉益东洞氏谓:“白芍主治结实拘挛也。”以白芍能解痉而缓和肝气之“刚悍”,称之为柔肝。

从临床观察,慢性或迁延性肝炎一般都出现肝气亢盛,肝脾不和之证候,如头晕,目干,五心烦热,烦躁易怒,胁痛,腹胀,疲乏无力等。肝藏血,体阴而用阳,肝气亢逆,则化热而伤血,血热外溢,故出现蜘蛛痣、肝掌,少数病人还出现鼻衄、齿衄等。不少妇女患肝炎有月经不调,随着肝炎治疗的好转,月经亦随之恢复正常。故在治疗本症时,必以柔肝止痛、敛阴养血的白芍为主。方中柴胡疏肝,枳实理气,协同芍药以平肝气之横逆,和以甘草敛肝阴缓肝急。如胃脘痛肝气偏亢横逆犯脾,则出现消化机能紊乱症状,腹胀便溏等,为部分肝炎病人的常见症状,故用白术、茯苓以健脾。

肝二方:组方:当归20g、赤芍15g、生地20g、丹参20g、丹皮15g、桃仁15g、柴胡15g、甘草10g

适应证: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见下列证候者。

1)肝区、脾区(左、右季肋部)有顶、胀、热、痛之感,心烦易怒,掌心热红紫,目干,视物不清,有时齿衄、衄,面色黧黑,妇女月经异常,经行发热。

2)舌质紫,有瘀斑,口唇紫,有蜘蛛痣,脉弦有力。

3)肝大或脾大,肝功能有改变。为活血化瘀之剂,但见典型觑瘀证候即可应用,不必悉具。瘀血肝肿大,则用真武汤加活血之剂往往收效满意。

方解:血瘀的辨证有时明显,有时不甚明显,应用本方时,当依据舌紫暗唇青等症状。瘀血作痛系由气血瘀滞所致,“不通则痛”,其特点是“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可作为辨证的依据。

肝三方:组方:人参1520g、黄芪30g、当归25g、自芍30g、白术20g、茯苓20g、枳实15g、郁金15g、丹参15g、山楂15g、甘草15g

适应证:用于慢性肝炎见下列证候者。

1)病程久,体质瘦弱,呼吸气短,体衰乏力,食纳欠佳,腰酸腿软,眩晕耳鸣,脘腹胀满,便溏,胁痛。

2)无里热证(间或有假热现象,如口干苦,尿黄,脉虚数)。

3)肝脏肿大,肝功能有明显改变,舌苔白润或腻,脉弦细无力。

方解:本方应用于病程久,病人身体虚弱,腰胁作痛,无里热证者。其功效为益气补血,疏肝理脾,寓消于补之中。适用于慢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肝炎病人除湿邪郁壅实证者外,亦常见虚证,如胀满、嗳气、不思食、便溏等。另外,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可见眩晕、耳鸣,苔白或腻。若脾气虚失于运化,气血不足,可见倦怠乏力,面黄不泽,脉沉细无力等,均可用此方治之。本方黄芪、人参大补肝经生升之气。黄芪性升,对于肝弱而不升之病情最为适宜,故以黄芪为主药,助以人参加强其补气升清之作用。气弱则血不足,故辅以当归、白芍养肝之体以助肝之用(肝体阴而用阳),肝气弱不疏,则气自留结,故用枳实、郁金、丹参等疏其壅滞,参、芪与枳、郁同用“补而不滞邪,通而不伤正”,同时重用参、芪辅以归、芍,又具有“阳生阴长”之妙,更增强益气补血之功。

肝四方:组方:醋炙鳖甲40g、白芍40g、当归25g、郁金15g、红参15g(或党参50g)、丹皮15g、青蒿20g、生地30g、丹参20g

适应证:慢性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以下症状为应用本方之依据。

1)头晕,疲倦,手足心热,两胁胀痛,腰酸乏力,肝掌、蜘蛛痣,面色不华,口唇紫,舌紫无苔,腹胀,鼻衄或齿衄、吐衄、便血,脉弦滑或数。

2)肝脾肿大,尤以脾肿大为明显,另见血红蛋白、红细胞、自细胞、血小板降低。

方解:本方具有益气补血,育阴软坚的作用。以鳖甲为主药,具有滋阴潜阳,散结消瘕之作用。古人谓治胸胁积聚作痛,或久疟、疟母等症。疟母即脾肿大,故本药为治脾肿大之主药,辅以人参补气,当归、白芍与鳖甲、郁金、丹参合用则“补而不滞,消而勿伤”,此消补兼施乃治瘕积之大法。本证若兼出血,如吐血、便血等,则于方中加入小蓟、藕节、地榆、血见愁、仙鹤草等止血之品。如气虚体弱,可加黄芪2540g,人参15g

59、非淋菌性尿道炎效方:组方:金银花、蒲公荚、白花蛇舌草、海金沙藤、土茯苓、血腥草(后下)、败酱草各30g,黄芩、黄柏各15g,黄连、赤芍各9g,甘草梢6g

加减:伴发热加柴胡、石膏,头痛加菊花、蔓荆子;口苦加龙胆草、茵陈:纳差加山楂;鸡内金,便秘加大黄、芒硝;小便短赤加山栀子、竹叶;尿道灼热加滑石,瞿麦;尿中带血加茅根,小蓟子;小便涩痛加金钱草、石韦;小便溢脓加马齿苋、蔫蓄;局部奇瘁加白鲜皮,苦参;阴茎肿大加丹参、半枝莲;阴囊肿胀加桃仁、丝瓜络:睾丸肿痛加川楝子、枳壳;白带增多加车前子,泽泻;月经不调加益母草、当归;会阴红肿加苍术、苡米:下腹坠胀加王不留行、荔枝核;小腹刺痛加白芍、玄胡;腰背酸痛加寄生,牛膝;病程较长加生地、玄参、丹皮;反复发作加皂角刺、三七、红花、日久难愈加地龙、穿山甲、僵蚕。

服法:每天1剂,水煎3次,分早午晚饭后服。药渣加水浓煎,滤取药液趁温熏洗外阴部,后再坐浴,早晚各1次,每次2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直至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治疗期间应多饮水,避免性生活,已婚者双方宜同时治疗。局部禁搔抓,忌香燥、煎炸、鱼腥、酒类、辛辣刺激之品。

 60、消痹丸专验方:组成:血竭、天麻、红花各450g,秦艽、防风各400g。仲筋草、狗脊各350g,制南星、川乌、川芎、独活、羌活、地龙各250g,牛膝、甘草、当归各200g

制作:研细末,过100目筛。制成6g蜜丸,备用。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活血养血,消肿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肢体疼痛,重着肿胀,麻术,屈伸不利等。

方解:方中以天麻,血竭、红花为主药,天麻具有通络止痛、平肝熄风之功,血竭,红花括血祛瘀,蹄风是治风之要药,秦艽是风中润药,与其它祛风通络药独活、羌活、川乌、川芎、制南星联用,加强了祛风胜湿的功效。伸筋草温经散寒,消肿止痛,狗脊补肾阳壮筋骨,碍痹通络。两药同用,益气养血,扶正祛邪。当归、甘草为方中平和之药,具凋理作用,兼养血之功。地龙届虫类药,可祛风湿、通血脉、利关节、消瘀滞、疗痹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

61、急性乳腺炎专验效方:本方可消肿解毒、软坚散结消痈。对急性乳腺炎初起局部发红肿痛,有硬结而未成脓者,收效甚好,一般3-5剂可肿消痛止而愈。

组方:金银花30g、连翘壳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穿山甲12g、王不留行12g、露蜂房9g、山慈菇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服。

62、原发性高血压并血糖高专验方:组方:杭菊15g、石决明15g、黄芩20g、楮实子15g、茯苓30 g、草决明15g、薏苡仁10g、桃仁10g、滑石10g、山药15g

加减:阴虚阳亢型加生地、枸杞子;肝火亢盛型加薄荷、夏枯草;痰湿壅盛型加法夏、陈皮;阴阳两虚型加人参、黄芪。

用法:水煎服,1剂/d,早、中、晚3次温服,每次200 ml,连服30 d1个疗程。本方降压效果明显,配合降糖药服用,血糖控制较好。

63、溃疡性结肠炎专验方:灌肠方:组方:茵陈30g、乌梅10g、黄柏15g、黄连10g、秦皮15g、诃子15g、白芷15 g、乳香10g、没药10 g、白及10 g、连翘10 g

用法:保留灌肠,患者每晚睡前排空大便,取100ml清肠汤加热至体温,灌肠,保留4h以上,每晚1次,15 d1个疗程,共2个疗程。

口服方:组方:乌梅15g、制附片10g、黄柏10g、党参15g、椒目6g、细辛10g、黄连10g、当归10g、桂枝10g、白芷15g、干姜10g

用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15 d1个疗程。

64、女童性早熟验方:组方:生地、玄参、知母、鳖甲、赤芍 八月札、夏枯草各10g,花粉、丹参、麦芽各15g,牡蛎20g、海蛤壳12g、陈皮7g、柴胡5g

用法:1剂/d,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