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治慢性胃炎经验分享

作者:发布日期:2024-04-22阅读量:92转载量:

张恩树系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字门内科中医术”第十二代传承人,师从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任达然,临证擅用经方,擅长治疗内科、妇科杂病。从医近60年,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有较高的造诣。笔者随师侍诊6年余,现将其治慢性胃炎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治慢性胃炎经验分享

慢性胃炎是脾胃科临床最为常见的疾病,从浅表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到胆汁反流性胃炎,张恩树总结了“理气通降、清化温中、调和气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四点治疗经验,现细述如下。

理气通降

胃以降为顺,主受纳,为“水谷之海”,腐熟水谷,为后天之本。《灵枢·平人绝谷》指出:“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只有胃气和降,腑气才能通畅。《临证指南医案》亦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伤寒论》指出:“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胃以降为顺,以通为用,通降是胃的生理特点。“六腑传化物而不藏”,胃和的关键在于胃气润降则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降则转化无由,壅滞为病。一旦气机壅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血反为瘀阻,清浊相干,滞从中内生,形成气滞、血瘀、湿阻、食积、痰结、火郁等病理因素,从而出现胃脘部疼痛胀满、嗳气、恶心呕吐、纳呆等症状。所以,张恩树认为,治疗慢性胃炎,理气通降是常法。疏通气机,即疏其壅塞,消其郁滞,使上下无碍,当升者升,当降者降,推陈出新,导引食浊郁滞下行,给邪以出路,则寒热自除,阴阳调达。

张恩树习惯用自创时方“理气宽中汤”、经方“柴胡疏肝散”作为理气通降的主方,药每用炒柴胡、川郁金、制香附入肝,解郁理气止痛,治脘胁胀痛疗效颇佳。紫苏梗、广木香、佛手入胃,顺气开郁和胃,治胃脘胀满有效。陈皮理气和胃化湿,具有能散能燥能泻能补能和之功,同补药则补,与泻药则泻,合升药则升,配降药则降,多与法半夏相伍。若脘胁胀痛明显,则加炒金铃子、延胡索。针对因情绪失调、工作压力大的肝郁犯胃患者,表现为咽中异物感、嗳气喜叹息、胸闷、寐差者,张恩树善用花类药疏肝和胃,理气不伤阴,如绿萼梅、玫瑰花、合欢花等。以上诸药互相配合,则可行气和胃、降逆止呕、疏肝止痛,是治疗慢性胃炎最常见的治法。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需用滋补药,而滋补之品大都黏腻缓滞,为了防止滋补药造成气机壅滞,张恩树亦多加入理气和胃之品,以振奋气机,使气行则血行,津得气布,阴液自复。所谓补中有通,静中有动,使补而不滞,润而不腻,以顺胃之通降之性。

清化温中

在慢性胃炎的患者中,临床常见湿热蕴结,食积阻滞,寒邪犯胃,甚至寒热错杂多种证型。张恩树擅长根据患者的病史及四诊特点,把握病机,分清寒、热、湿、食的孰轻孰重,孰多孰少,故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左金丸是张恩树临床常用方,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以及肝胃郁热证胃炎患者,症见胃脘痞闷疼痛,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者,张恩树喜用川黄连清泻肝胃之火,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胃火降则其气自和。或用龙胆草取代川黄连增强泻火之力,配合辛热之吴茱萸疏肝解郁,和胃降逆,全方起到辛开苦降、肝胃同治之功,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则诸症自愈。张恩树能根据患者的寒热多少来灵活决定川黄连、吴茱萸的用量及配比,若患者寒多热少,则适当增加吴茱萸的份量。对于寒邪犯胃的胃炎患者,症见胃痛暴作,痛势较剧,喜暖喜按,舌淡苔白者,治宜温中散寒,张恩树多用良附丸加减。素有胃疾,复感寒邪,形寒肢冷,此乃中虚感寒,多用附子理中汤加减,每每取得良效。江浙沪地区,本为湿地,常有湿邪致病,在慢性胃炎患者中,多有挟湿者,常见气滞湿阻,湿蕴化热,脾虚生湿等病理变化,常表现为胸脘痞闷,恶心欲吐,纳呆,口中黏腻,身重倦怠,舌苔厚腻,脉象濡细等症状,湿为阴邪,最易困脾,致脾运失健,大便易溏或黏腻不爽,故化湿之法最为多用,张恩树喜用二陈汤、平胃散加砂仁、白豆蔻等化湿健脾。

调和气血

张恩树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故脾胃与人体气血盛衰有密切关系。胃为多气多血之腑,以气血调畅为贵。若胃腑受邪,首先是胃气壅滞,其次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而致肝胃气滞,继则肝胃气逆。气滞日久,影响血行,必然导致血瘀为患。气滞血瘀,久病胃病及脾,则生化乏源,气血两亏,可见中气不足,脾胃虚寒甚则中气下陷之象,症见神疲气短,乏力纳差,胃脘痛绵绵不休,泛吐清水,大便溏薄,甚至肛门下坠感,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者,张恩树多用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或补中益气丸加减以益气健脾。

而慢性胃炎日久则出现胃黏膜腺体萎缩、肠化,甚至出现不典型增生,针对此类患者,张恩树认为应采取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益气健脾多用太子参、炙黄芪、山药、炒白术等;养阴和胃多用生地黄、石斛、天花粉;活血化瘀多用莪术、八月札、藤梨根等。总之,无论是理气、行气、降气、补气,还是活血、养血,张恩树强调,治疗慢性胃炎必须调和气血。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在慢性胃炎的诊治中,张恩树不仅是辨证施治,有是证用是方,而且善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如对于浅表性胃炎伴黏膜糜烂的患者,多加入清热解毒之品,如川黄连、炒山栀、蒲公英等,有助于减轻黏膜的充血水肿,另外加入一些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愈合的中药,如白及等。而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除了西药四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外,张恩树多在方中加用仙鹤草、炒黄芩、川黄连、蒲公英等以增强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减少对西药的耐药性。

【典型验案】

李某,女,45岁,202335日初诊。患者自诉胃脘闷胀,疼痛隐隐,纳谷不馨,苔薄白,脉细弦。曾于外院查胃镜示:(胃窦)慢性轻度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证属胃气阻滞、升降失司。治拟理气宽中汤化裁:紫苏梗10克,制香附10克,广木香5克,砂仁(后下)5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炒白术10克,炒枳壳5克,焦三仙(各)10克,炒白芍10克,炙甘草5克。7剂,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313日二诊:药后胃脘闷胀、疼痛好转,唯食欲未开,守上方加炒鸡内金10克、香谷芽30克以增健脾助运之力。7剂,继服。

321日三诊:药后胃脘闷胀、疼痛已除,胃口渐开,唯偶有泛酸,守上方加大贝母10克、乌贼骨10克、瓦楞子10克以制酸止痛。7剂,继服。

329四诊:药后诸症基本蠲除,守上方加莪术10克、八月札10克、藤梨根10克,用以治疗胃窦粘膜肠上皮化生之症。

后守前方,临证加减,调治3月余,复查胃镜提示(胃窦)慢性轻度萎缩性胃炎。

按:“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吴医汇讲》),本案患者乃胃气阻滞所致,故予理气宽中汤化裁以理气宽中、和胃止痛。对于慢性轻度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治疗,张恩树认为,须在患者脾胃功能尚可的情况下,方可加入莪术、八月札、藤梨根等活血化瘀、散结消肿之品,时刻注意顾护脾胃,且坚持用药2个月以上,衡法守方,药力专攻于病所,积微成著,著而成效。

张恩树指出,在慢性胃炎的诊治中,只有分清气血、寒热、虚实,方能抓住主要矛盾,取得良效。


提示:本文配方仅供参考,患者如有所需,还需中医辩证而治,切勿盲目套方使用。

文: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杨晓明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