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咳嗽这几个方子,“扶阳派”具体怎么运用

作者:彭重善发布日期:2024-03-12阅读量:100转载量:

咳嗽这几个方子,“扶阳派”具体怎么运用

郑钦安对肺系疾病的论述非常多,我把篇目列给大家——《医法圆通》的《肺病咳嗽》《肺痿》《肺痈》《鼻流清涕》;《医理真传》的《咳嗽》《痰饮》;《医理真传·阳虚证门问答》里的“病后突然流清涕不止,喷嚏不休”;《医理真传·阴虚证门问答》里的“咽喉痛,病人久咳皮痒者,干咳无痰,欲饮冷”(这里郑钦安不仅提“干咳无痰”,还特别强调“饮冷”两个字)。这些文章大家自己去看,我们不可能一个个来讨论。

我们今天就拿其中的一篇《医理真传》中的《咳嗽》来讨论。《医法圆通》里的《肺病咳嗽》说得很细,大家可以结合着看。

咳嗽

咳而兼发热身疼者,外感也(小青龙、麻黄汤之类);咳而不发热身痛,饱闷嗳腐臭者,饮食为病也,亦间有发热者(宜平胃散加麦、曲);咳而身大热,喜极热汤,唇舌青白者,元阳外越,阴气上干清道也(宜吴萸四逆汤);咳而身如瓮中,欲饮热者,肺为寒痰闭塞也(宜苓桂术甘汤加细辛、干姜、五味子);咳而口干,喜冷饮,二便不利者,肺为火逼也(宜泻白散中加苏叶、栀子)。干咳而无痰者,肺燥血虚也(宜补血汤合黑姜甘草汤,加五味子);咳而痰水如泉涌者,脾阳不运也(宜理中加砂、半、吴萸、茯苓)。咳症虽多,总以阴、阳两法辨之即可。——《医理真传·认病捷要总诀》

下面我一句句解释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释意,卢铸之给他的学生讲过,所以我也把它拿来讲。他讲这篇,有他的道理。

原文:咳而兼发热身疼者,外感也。小青龙、麻黄汤之类。

释意:小青龙汤,《伤寒论》之方。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

此方,外感风寒表证方。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汗多,喘咳,痰多而稀。苔白滑,脉浮者。(郑钦安用的第一个方主要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

麻黄汤,《伤寒恒论·太阳中篇》第二条。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此方功效为发汗解表,宣肺阳,平喘。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无汗而喘(注意无汗两个字)。苔薄白,脉浮紧。

原文:咳而不发热身痛,饱闷嗳腐臭者,饮食为病也,亦间有发热者。宜平胃散加麦、曲。

释意: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郑钦安不仅善用《伤寒论》之方,还善用时方。)

此方功效为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湿滞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苔白腻而厚,脉缓。脾主运化。脾胃之湿滞一去,咳自然好。

原文:咳而身大热,喜极热汤,唇舌青白者,元阳外越,阴气上干清道也。宜吴萸四逆汤。

释意:吴萸四逆汤,《伤寒恒论·太阳中篇》之四十四。四逆汤是回阳之主方,加吴茱萸则称吴萸四逆汤。唇舌青白,元阳外越,宜回阳以祛阴。吴茱萸辛温,降逆之品,以吴茱萸为君药,与四逆汤之品相合,痰逆下降,阳固阴去,身热则消,咳嗽自已。

组成:吴茱萸,附子,干姜,炙甘草。

原文:咳而身如瓮中,欲饮热者,肺为寒痰闭塞也。宜苓桂术甘汤加细辛、干姜、五味子。

释意:苓桂术甘汤方,《伤寒恒论·太阳中篇》之五十。组成: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加细辛、干姜、五味子。

苓桂术甘汤,重用的是茯苓,健脾逐湿,为君药,臣药为桂枝,温阳化气(这与我们用桂枝为君药略有区别)。桂枝温阳以化饮,化气以利水,且平降解逆,与茯苓相伍,一利一温,(茯苓利,桂枝温)。对水湿滞停而偏寒者,实有温化渗利之妙用(即可以把水湿温化)。张仲景《金匮要略》指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痰饮就是痰很多,必须要用温性药,桂枝、白术就是温性药)。

此方与此原则相符。湿源于脾,脾虚则生湿,故佐以白术健脾燥湿,助脾运化;脾阳健旺,水患自消。使为甘草,益气和中,其收敛而和脾,湿不复聚。此法用于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可以增药,如咳嗽痰闭,增加上三味药。

原文:咳而口干,喜冷饮,二便不利者,肺为火逼也。宜泻白散中加苏叶、栀子。

释意: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方。组成:地骨皮,桑白皮,生甘草,加粳米,水煎服。

此方泻肺清热,平喘止咳。地骨皮泻肺中伏火,并除虚热。桑白皮甘寒入肺,清肺化痰。粳米、甘草和中益气。咳喘气紧、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微为本方主症。

原文:干咳而无痰者,肺燥血虚也。宜补血汤合黑姜甘草汤,加五味子。

释意:补血汤,《东恒十书》方,组成:当归,黄芪。

黑姜甘草汤,《伤寒恒论·太阳下篇》之十三。甘草干姜汤,将干姜烧为黑姜,则为“黑姜甘草汤”。黑姜味苦,苦与甘合则从阴化,生甘草化热,守中而复阳。二方合用,温中,散寒,化燥,复阳,气能统血,病能自愈。

原文:咳而痰水如泉涌者,脾阳不运也。宜理中加砂、半、吴萸、茯苓。

释意:理中汤,《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理中丸方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白术。此方水煎称理中汤。

理中汤为温中之剂。白术为君,大补中宫之土,干姜辛热,能暖中宫脾胃;甘草与辛药同用,便可化周身之阳气,阳气化行,阴邪即灭。恐辛燥太过,伤脾中之血,人参微寒,足以养液,刚柔相济,阴阳不偏。加半夏、茯苓,有行痰逐水之能;西砂辛温,有纳气归肾之妙;吴茱萸辛温,乃降逆补肝之品,肝得补,木气畅达,即不侮土。中州大振,脾阳健运,痰水自消,咳而痰水如泉涌者则愈。

咳症虽多,总以阴阳两法解之即可。

郑钦安《医理真传》中“认病捷要总诀”共二十九条,其中有十六条言证、病因、病机、病象,及其应用药方,均简明、直接,便于使用。还有其余各条,论辨脉法,辨起居性情,气之有余,气之不足,辨别阴阳,皆宝贵之经验,简洁明晰,实不可多得的学医“要诀”。

此处仅录咳嗽一条,并加释意,以便学用更加方便。其余尚有多条,可择其实际,常用者,仿此而做。

郑钦安《医法圆通·肺病咳嗽》中,论述较为详尽,应阅看学习。其末尾所说:“内外各有攸分,阴阳各有实据,药性各有专主”,亦为三句要诀,应遵循。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