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痛经、慢性盆腔炎、HPV阳性……清肝利湿汤治验举隅(上)

作者:发布日期:2024-01-12阅读量:156转载量:

痛经、慢性盆腔炎、HPV阳性……清肝利湿汤治验举隅

清肝利湿汤载于《刘奉五妇科经验》,“主治肝经湿热、热入血分所引起的赤白带、月经中期出血以及由盆腔炎所引起的子宫出血或月经淋漓不止。”本方主治肝经湿热下注证,功在清肝利湿、升阳除湿、活血止带,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痛经、排卵期出血、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阳性)等病。

原方为瞿麦四钱(12克),萹蓄四钱(12克),木通一钱(3克),车前子三钱(9克),黄芩三钱(9克),牛膝三钱(9克),丹皮三钱(9克),川楝子三钱(9克),柴胡一钱半(4.5克),荆芥穗一钱半(4.5克)。笔者临床常用方药剂量为:萹蓄15克,瞿麦20克,柴胡12克,黄芩10克,川楝子12克,车前子30克,延胡索12克,蒲公英30克,丹皮12克,白芍12克。即去木通,加延胡索、蒲公英、白芍以增强清热解毒、行气止痛之功。

慢性盆腔炎

【案一】刘某,女,29岁,2019129日初诊。主诉:低热1年。刻下:低热,体温37.2℃,午后加重,小腹压痛,月经周期正常,量稍多,带下色黄,量多。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彩超结果提示盆腔积液47mm×32mm

诊断:慢性盆腔炎(清肝利湿汤证)。

处方:瞿麦30克,萹蓄20克,柴胡18克,黄芩10克,川楝子10克,醋延胡索10克,蒲公英30克,车前子30克,牡丹皮20克,白芍20克,甘草9克。7剂,颗粒剂,日1剂,早晚各1次,开水冲服。

226日二诊:已不发热,带下色白、量少,少腹无压痛。嘱继服上方14剂,巩固疗效。

【案二】陈某,女,22岁,2013930日初诊。患者人工流产术后半年,月经量少,色黯,腰痛晨重,小腹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有异味。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

诊断:慢性盆腔炎(清肝利湿汤证)。

处方:萹蓄15克,瞿麦1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川楝子12克,延胡索12克,蒲公英30克,车前子(包煎)20克,丹皮12克,白芍12克,甘草10克。14剂,日1剂,每剂煎2次,每次煎半小时。

1023日二诊:服上方后腰及小腹胀痛均减轻,带下好转。处方:萹蓄15克,瞿麦15克,柴胡12克,黄芩10克,川楝子12克,延胡索12克,蒲公英30克,车前子(包煎)20克,枳实10克,白芍12克,清半夏12克,当归15克,甘草10克。10剂。

112日三诊:腰、小腹已不痛,白带正常,嘱继服上方10剂,巩固疗效。

按: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可导致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就中医辨证而言,其病机也有虚实寒热之别,清肝利湿汤所治为湿热蕴郁下焦、阻滞经络气血而出现的腰腹疼痛、带下增多等症,清肝利湿汤与其病机相符,故用之而效佳。

痛经

贾某,女,29岁,201444日初诊。主诉:痛经1年余。患者1年前出现月经将至即感少腹冷痛,痛甚则伴汗出、欲呕,腰骶部疼痛夜甚,偶或痛醒,起床后稍事活动则痛减,每次痛经时需服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安乃近片等止痛药。经量偏少,带下色黄或白,量多,气味重,平素畏寒、手足冷,失眠、多梦,心烦,时有尿频不利,大便调。就诊时适值月经周期第18天。左下腹按之稍痛。舌正红,苔薄黄,脉弦。彩超结果提示子宫腺肌症、宫颈腺囊肿、盆腔积液。

诊断:痛经(清肝利湿汤证)。

处方:瞿麦15克,萹蓄2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川楝子12克,醋延胡索12克,蒲公英30克,车前子(包煎)30克,牡丹皮10克,川牛膝1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7剂,日1剂,每剂煎2次,每次煎半小时。

411日二诊:带下明显减少,心情转佳,睡眠改善。守上方继服10剂,嘱患者经期暂停服药,经后续服。

429日三诊:服二诊方3天后经至,少腹及腰骶疼痛几乎消失。经行5天,月经干净后服完所剩7剂,诸症消失。

按:痛经的病因病机颇为复杂。本案为湿热蕴郁下焦,阻遏经络气血,一方面不通则痛,故出现少腹腰骶疼痛,另一方面气血不能布达四肢肌腠,故出现畏寒肢冷。本案的辨证要点: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舌红,苔黄,说明是湿热;腰骶部疼痛夜甚,晨起活动后痛减,说明是实证。

排卵期出血

【案一】张某,女,28岁,2017217日初诊。患者排卵期出血1年半,带下色黄、量多,月经后期,曾有复发性口腔溃疡,饮食、二便可。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诊断:排卵期出血(清肝利湿汤证)。

处方:瞿麦15克,萹蓄20克,柴胡18克,黄芩10克,川楝子10克,醋延胡索10克,蒲公英30克,车前子30克,牡丹皮20克,白芍20克,甘草9克。12剂,颗粒剂,日1剂,早晚各1次,开水冲服。

310日二诊:服上方后诸症减轻,但大便溏,12次。守上方加生姜9克,12剂。

74日三诊:服二诊方后排卵期出血已愈。近2个月月经未潮,用瓜石汤治其月经不调。

【案二】王某,女,45岁,2016117日初诊。患者排卵期出血,晨起腰痛,月经后期,色淡。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彩超结果提示子宫内膜厚7mm、子宫颈腺囊肿、左侧卵巢囊肿、右侧卵巢小囊(黄体?)、盆腔积液30mm×13mm

诊断:排卵期出血(清肝利湿汤证)。

处方:瞿麦15克,萹蓄20克,柴胡18克,黄芩10克,川楝子10克,醋延胡索20克,蒲公英30克,车前子30克,牡丹皮10克,益母草30克,白芍10克,生姜9克。7剂,颗粒剂,日1剂,早晚各1次,开水冲服。

2017111日二诊:排卵期出血、腰痛均减轻,失眠。守上方加生牡蛎30克、淮小麦30克,12剂。

225日三诊:排卵期出血、腰痛继续减轻,近来盗汗。处方:瞿麦15克,萹蓄20克,柴胡18克,黄芩10克,川楝子10克,醋延胡索20克,蒲公英30克,车前子30克,牡丹皮20克,白芍20克,牡蛎30克,黄柏12克,桑叶20克。12剂。

药后诸症均消失。

【案三】

卢某,女,35岁,2013627日初诊。主诉:排卵期阴道少量出血反复发作1年。患者平素乏力,失眠,月经量少,色黯,经期长,带下量多、色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曾查B超,提示盆腔积液。

诊断:排卵期出血(清肝利湿汤证)。

处方:萹蓄15克,瞿麦15克,柴胡12克,黄芩10克,川楝子12克,延胡索12克,蒲公英30克,车前子(包煎)30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黑荆芥6克。10剂,日1剂,每剂煎2次,每次煎半小时。

710日二诊:服上方后乏力好转,睡眠明显改善,乳房稍胀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守上方加醋香附10克,12剂。服药后第2个月,排卵期未再出血,诸症悉除。

按:月经中期,即排卵期,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出现部分子宫内膜脱落,引起有规律性的阴道出血,这种情况被称为排卵期出血。中医学称之为“经间期出血”,其病因病机颇为复杂,清肝利湿汤所治者乃因“平时湿热蕴伏冲任,月经中期以后,冲任脉道逐渐充盈,功能也逐渐旺盛,功能为阳,阳盛则热,引动内伏之湿热,湿热下注,则见白带量多,湿热入于血络,则伤血动血,妄溢于冲任脉道之外,故见阴道出血。”(《刘奉五妇科经验》)


提示:文章配方仅供参考,患者如有所需,还需中医辩证而治,切勿盲目套方使用。

文: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李发枝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