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专治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的方子

作者:神希园发布日期:2024-01-02阅读量:196转载量: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老人们突如其来的咳嗽,必将划破静谧的夜空,尤其是咳嗽痰多的人,往往一旦咳嗽上,就停不下来,甚至还会导致气喘、胸闷等问题,很多患者都表示,这要是能把堵在肺与喉咙里的痰挖出来就好了。然而,在中医的世界里,就有这么一个奇妙的方子,它能在人体的肺与喉咙里把痰涎“挖呀挖”,并且能够成功的将将痰涎给“刨开”,从而让肺安宁,咳喘平息。而这个颇具代表的“挖痰”方,就是传承千年的苏子降气汤。

苏子降气汤的名称来源于宋代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全方由“紫苏子、半夏(汤洗七次)各二两半,川当归(去芦)两半,甘草(爁)二两,前胡(去芦)、厚朴(去粗皮,姜汁拌炒)各一两,肉桂(去皮)一两半”,还有一个版本中,苏子降气汤还有陈皮(去白)一两半。具体用法是,将这些中药研为细末,每次服用时,取药末二大钱,水一盏半,加入生姜二片、枣子一个、紫苏叶五叶,一起煎煮,待到水煎至只有八分时,去掉药渣,趁热服用。

专治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的方子

对于苏子降气汤的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至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只不过当时这个方子名叫“紫苏子汤”,主要用于“脚弱上气”。当然,这二者还是有细微的差别。孙思邈所传的“紫苏子汤”是由“紫苏子一升,前胡、厚朴、甘草、当归各一两,半夏一升,橘皮三两,大枣二十枚,生姜一斤,桂心四两”等10味中药组成的。而煎服方法是将这些中药打成粗末,用水一斗三升,煮取二升半,分五次服用,白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二次。不难看出,《千金》的“紫苏子汤”与《局方》的“苏子降气汤”的确有着很大的渊源。

《局方》里对于“苏子降气汤”的作用,在“紫苏子汤”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增广,用于治疗“男女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膈壅痰多,咽喉不利,咳嗽,虚烦引饮,头目昏眩,腰疼脚弱,肢体倦怠,腹肚绞刺,冷热气泻,大便风秘,涩滞不通,肢体浮肿,有妨饮食”。而且苏子降气汤自《局方》将它更名传世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它具有“降气平喘、去痰止咳”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咳喘证,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痰涎壅盛,咳喘短气,胸膈满闷等咳喘病症,不过也有一些或然证,比如腰疼脚软,比如肢体浮肿,舌脉方面,主要以“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为特征。《局方》还说这个方子,长期服用可以起到“清神顺气,和五脏,行滞气,进饮食,去湿气”,妥妥的一个“神仙方剂”。

专治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的方子

苏子降气汤的方证比较有特色,也就是“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全方以紫苏子为君药,主要起到“降上逆之肺气,消壅滞之痰涎”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以半夏、厚朴为臣药,共同起到化痰涎、降逆气的作用;以橘皮、前胡、桂心、当归、生姜为佐药,其中橘皮燥湿化痰,前胡降气祛痰,桂心温补肾元、纳气平喘,当归养血补虚,生姜和胃降逆、化痰止咳;以大枣、甘草为使药,主要起到和中益气、调和药性的作用。诸药合用,上下并治,标本兼调,可以使逆气降、痰涎消、喘咳平。

苏子降气汤的配伍也是比较独特的,首先,全方以降气祛痰类中药与温肾补虚类中药联合运用,可以起到虚实并治、标本兼顾,但以泻实治标为主;其次是大规模的降逆中药与少量宣散中药联合运用,可以起到降中寓升、沟通上下的作用;再次是大部分苦温中药与少量凉润中药联合运用,可以起到调和药性、温而不燥的作用;最后是部分中药可以发挥一药多效、一专多能的作用,比如紫苏子、前胡、当归,堪称全方的点睛之笔。

专治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的方子

现代临床中,苏子降气汤可以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只要辨证属于痰壅于肺、气机上逆就可以化裁运用。不过,在运用过程中,也要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进行化裁,比如痰涎壅盛、喘咳气逆、难以平卧,可以酌加沉香等中药来增强降气平喘的作用;如果是兼有表证,可以加麻黄、杏仁等中药来增强宣肺平喘、疏散外邪的作用;如果兼有气虚证,可以加人参、黄芪等中药来增强益气补虚的作用;如果兼有肾虚,或者肾虚较为明显的,可以加附子、补骨脂等中药来增强温肾纳气的作用;如果没有明显的腰酸腿软、气短浮肿等下虚证候,可以去掉桂心或肉桂。

苏子降气汤的主要病机,还是在于“痰涎壅盛于上,肾阳虚馁于下”,而且是“上盛下虚,本虚标实”,所以在辨证上往往会让人迷惑,但苏子降气汤的主要功效却在于降气祛痰,而且是以治疗上盛为主,如果咳喘不甚而肾虚明显的,其实就不宜使用。而且一旦标症渐缓,应当立即逐渐增大方中温补下元的中药用量。从全方的配伍来看,苏子降气汤主要还是集中在“痰涎壅盛”方面,因此,它作为一个很厉害的“挖痰”方,可以将壅积在肺里痰涎给挖出去,肺里的痰没了,咳喘、痰多、胸闷就自然而然的好了。


提示:本文配方仅供参考,患者如有所需,还需中医辩证而治,切勿盲目套方使用。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