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中医治五官科、肿瘤秘方(上)

作者:发布日期:2023-12-20阅读量:251转载量:

中医治五官科、肿瘤秘方

五官科部分

一、结膜炎:茵陈防己汤(朱洪文)

组成:茯苓皮10克,茵陈12克,防已12克,薏苡仁3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地肤子30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鱼腥草30克,焦山栀6克,乌梢蛇15克,老鹳草20克。

功效: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止痒。

主治: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及一切过敏性眼炎,眼睑湿疹等。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方解:方中茯苓皮、茵陈、防己、苡仁除湿利水;防风、老鹳草、乌梢蛇等疏风除湿;连翘、焦山栀、鱼腥草清热解毒;白芷清热止痒。

加减:使用本方时,要因症而用,随症加减。若痒甚者,加苦参12克;睑皮湿烂,体壮者,加石膏30克。

按语:本病为一种季节性过敏性眼结膜炎,其眼部表现类似中医的“目痒症”、“椒疮”或“粟疮”症等。《审视瑶函》中的“时复症”,所载症状也与此相似。多为双眼发病,常见于春夏季节,秋凉时好转,儿童及青少年多见,中年偶有患者。其病愈后不留痕迹,一般认为是对热或某些物质过敏。临床上多以脾肺湿热外夹风邪,即脾肺风热夹湿毒所致。治以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常能获效。

典型案例:余某,女,5岁,87223 日初诊。家属代诉,眼红,发痒,反复发作两年。病史:两年前春天,患儿眼红发痒,经用抗生素眼药水以及可的松眼液点眼后症状缓解,经年反复发作,不能治愈。此次发作,发痒,畏光,流泪较前更甚,眼分泌物呈丝状,已半月余。检查:双眼结膜充血呈暗红色,睑结膜可见扁平状大小不等的乳头,边缘清晰,角膜缘无血管翳,此可与沙眼区别。诊断: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此为脾经湿热蕴结,外感风邪,风热湿毒相搏所致。治以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以茵陈防已汤服10余剂,痒止红退,两年来未复发。

二、口腔疾病:牙痛得效方(陈谨)

组成:生地15~30克,淮山药15克,杭萸肉6克,云苓l0克,泽泻10克,丹皮12克,丹参30克,骨碎补15克,银花12克。

功效:养肾清肾固齿,滋阴降火。

主治:各种牙痛。

用法:每日 1剂,早晚各1煎,食后服。

方解:本方以肾主骨,齿为骨之余的理论为指导,制治牙病须以治肾为主乃能固齿的治疗原则,组方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而成。方中六味地黄丸养肾清肾固齿,滋阴降火以治其本。骨碎补益肾气,降浮火,强筋骨,疗齿痛,治牙齿松动,为治牙痛之要药。丹参去瘀生新,用以行瘀血,除血热,消邪定痛,与既清气分又清血分清热解毒之品银花相伍,其效益彰。

加减:症见牙齿隐隐作痛或微痛,牙齿浮动,咬物无力,午后疼痛加重,兼见眩晕耳鸣失眠,咽干舌燥,腰膝酸痛,五心烦热,舌质红嫩,无浊苔,脉细数者,可投以本方,兼有外感风热之邪者,重用银花,加连翘,知母,生石膏。

另外,服药期间应忌烟、酒、辛辣等对口腔有刺激的食物。

按语:牙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虽然不致於危及生命,却也是“痛起来要命”。临床上以风火牙痛和虚火牙痛为多见。虽本方以治肾固齿为要而统治各种牙痛,但其方药组成仍以治虚火牙痛贴切。其它各种牙痛仍须辨证施治。

三、胡连汤(许公岩)

组成:胡黄连12克,当归10克,生甘草12克。

功效:推化湿浊。

主治:口腔糜烂、持续不断或长期反复发作,舌苔厚腻或黄腻,大便不爽等。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早晚二次服。

方解:胡黄连苦寒,清热燥湿力强,依消化道长期水肿之病理,取其燥湿力大之特性,用以化湿消肿,则水湿即去。又以其服后有里急腹痛感觉,故辅当归、生甘草权为缓解,则腹痛即减。待肿消水去,疮面即行愈合。

加减:本方适宜于因湿浊蕴结於肠胃,气机不畅所致的湿浊内阻之证。凡患者素嗜茶酒,积湿较甚而致口舌生疮,大便干燥不爽,均可使用本方。若舌苔白厚腻,可加泽泻30克,以驱除蕴积之水;若其人下唇红肿或舌质红,可加公英15克;痰涎壅盛,则加入半夏曲15克,桔梗12克;脾湿偏重者加苍术12克;如服后腹泻不畅,可酌情胡黄连加量至15克,直至口疮愈合。大便转为正常,则说明水肿已消。日疮根除后,须严加忌口,不饮茶酒,不食生冷,以防反复。

按语:本方系长期临床实践所创,主要取胡黄连苦寒,走血分,善除湿热,厚肠胃,解毒邪,消肿痛之力;当归与之配合似有“连芍白头翁汤”之义,其效验可明矣。

典型案例:赵某,男,33岁。现病史:患口腔溃疡8年,经常口腔粘膜及舌面多处溃烂,伴有疲乏身重。近来口舌溃疡加重,连续不已,经服多种中西药均无起色。现口疮影响进食,舌面及口消疣汤腔粘膜多处溃烂,脉沉滑。辨证:寒湿伤脾,积湿滞肠。治法:健脾化湿,推降导滞。处方:苍术10克、麻黄6克、胡连10克、生甘草10克、当归10克,此药服7剂后,口腔溃疡痊愈。经访,至今未复发。

四、口疮方(张珍玉)

组成:炉甘石(煅)2克,人中白(煅)1克,青黛2克,冰片0.3克,枯矾0.5克。

功效:燥湿敛疮,化腐生肌。

主治:口腔溃疡。

用法:上药共为极细末,放瓶中收贮,盖严勿受潮湿。用时将药末搽于患处,一日一次。

方解:本方为祖传验方,主要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口腔溃疡为口腔粘膜上皮的缺损,中医称之为口疮,引起口疮的原因很多,如心脾积热,胃火上蒸,阴虚火旺,脾虚温盛等,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口疮,都可用本方外治。

方中煅炉甘石有燥湿消肿收敛生肌之效,据药化分析,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锌,有中度的防腐、收敛、保护创面的作用,青黛清热解毒,有抑菌作用,二者配合,能增强防腐生肌的功效。人中白降火,散瘀血,治咽喉、口舌生疮;枯矾清热燥湿,解毒杀虫;冰片化湿消风散郁火,清热止痛。诸药配合,燥湿收敛,化腐生肌,清热止痛,促进溃疡愈合。

典型病例:李××,女,2岁。患口腔溃疡半月,吮奶困难,口流涎。经服核黄素及搽冰硼散无效,用本方涂搽一次即愈。

刘××,62岁,离休干部。患口腔溃疡5~6年,时愈时发,经多次治疗无效,用本方3次即愈。10余年来发。   

附:张珍玉简介:出生于1920年,山东平度县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家训,酷爱中医,攻读歧黄,1943年即悬壶青岛。从事中医工作50余载,执教30春秋,现任山东医学院教授,中医基础博士研究生导师。医、教、研三方面成果昭昭。长于内科、妇科和儿科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理论方面亦颇多独自见解。

五、咽喉疾病:清咽解毒汤(吕同杰)

组成:生地30克,元参24克,麦冬30克,黄芩15克,板兰根45克,白芍15克,丹皮15克,蝉衣15克,薄荷6克,甘草6克,山豆根15克,桔梗9克,牛蒡子15克,浙贝15克。

功效:养阴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急性咽炎、主扁桃体炎。

用法:水煎2次分服,日1剂,病重者可日服2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一般1~3剂即愈。小儿或年老体弱者酌减剂量。

方解:方中重用生地、麦冬、元参等养阴泻火;黄芩、丹皮、板兰根清热凉血解毒;蝉衣、薄荷轻扬上行,疏风散郁;桔梗、牛蒡子、浙贝、山豆根等宣肺利咽,消肿止痛、直达病所;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加减:本方以吕氏多年临床经验结晶,即“治热首求救阴”的理论所创制。其认为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及白喉等属外感热病或阴虚感冒、热毒炽盛所表现者,多系邪毒内侵、消烁阴津、水亏不能制火之缘故。运用本方时,若素体阴虚,起病急骤者,多属虚火上炎,可加肉桂23克以引火归元;若脾胃素虚,不耐寒凉者,亦可稍佐肉桂或干姜。

按语:本方经药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由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所致的家兔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时对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也有抑制作用;对炎症的渗出、水肿有抑制作用,可改善症状。

典型案例:高某,女,3岁。199023日诊。高热3天,体温持续在38.5~39.5℃,咽痛,口渴,进食时哭闹,睡眠不安,舌红苔黄而干,脉细数。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无化脓,血常规:白细胞15000mm3、中性78%、淋巴22%。曾服用“感冒清”、“板兰根冲剂”、“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等不效。遂改用清咽解毒汤,日1剂,分2次服,1剂热退,3剂余症悉除。

六、金灯山根汤(张赞臣)

组成:挂金灯4.5~9.0克,山豆根4.5~6.0克,嫩射干3.0~4.5克,牛蒡子4.5~9.0克,白桔梗3.0~4.5克,生甘草1.5~3.0克。

功效:疏风化痰,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主治:急性喉痹、乳蛾、喉痛、喉风、咽喉肿痛(咽部各种急性感染)。

用法:上方诸药以清水600毫升,浸泡20分钟后煎,每剂煎2次,共取汁约300毫升,待药稍凉后分2次服用,以饭后1~2小时缓缓咽下为宜。

方解:本方以挂金灯、山豆根为主药,两者皆性味苦寒,挂金灯亦名锦灯笼,善清肺胃之热,为消喉肿,止喉痛之要药;山豆根对咽喉红肿疼痛亦具良好的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作用;再辅以牛蒡子、射干疏风散热、化痰利咽;桔梗宣肺利咽,为手太阴之引经药,咽喉系肺胃上口,藉其升扬之力,可引药力至病所而奏速效;配甘草调和诸药,亦起甘缓利咽止痛作用,符合《内经》“病生于咽喉,治之以甘药”的原则。

加减:运用本方时,若遇畏寒发热、脉浮数、表邪重者,加荆芥、薄荷、蝉衣;痰涎多、苔浊腻者,酌加僵蚕、瓜萎皮、地桔萝;身发高热,邪热炽盛者,酌加川连、黄芩、山栀、银花;口干舌红,苔少或剥,属阴虚火旺者,酌加生地、元参、麦冬;大便干涩不爽者,酌加瓜蒌仁、火麻仁、芦根;肝经火旺者,酌加冬桑叶、白菊花、生白芍等;咽喉红肿甚者,酌加赤芍、丹皮;热毒久壅,脓成未溃者,酌加皂角刺、美蓉花;惟见舌苔粘腻,痰多中满者,甘草以少用或不用为宜;便溏者,射干、牛蒡子不宜多用。

七、鼻窦炎、鼻息肉:辛前甘桔汤(张赞臣)

组成:辛荑花6克,青防风6克,嫩前胡9克,天花粉9克,薏苡仁12克,白桔梗4.5克,生甘草3克。

功效:疏风清热,通窍排脓。

主治:鼻窦炎,症见鼻中常流浊涕,久则但流黄浊之物,如脓如髓,腥臭难闻,及嗅觉减退等。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服。

方解:方中辛荑入肺经,善散风宣肺而通鼻窍,试验证明有收缩鼻粘膜的作用。配以防风加强祛风之力,无论风寒、风热均可适用。前胡辛苦微寒,降气化痰开泄通窍,配桔梗,一开一降,祛痰排脓辛开苦泄。苡仁甘淡渗湿,有清肺排脓健脾之功,又能生津润燥。合花粉可加强消肿排脓作用而不伤正。生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与桔梗相配即为甘桔汤,长于祛痰利咽,兼治鼻、咽之疾患。全方药性平和,通调兼施,宜于慢性病者长服。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黄芪、白术,与原方中之防风相配,即成“前胡玉屏汤”,使之补而不滞;鼻塞重者,可加细辛、藿香;分泌物清稀,可加杏仁、浙贝母;分泌物黄稠可加瓜蒌皮、冬瓜子;粘膜水肿甚者,可加茯苓、泽泻;粘膜红肿者可加赤芍、丹皮。此外,还可同时配合外治法。吾家传之“鼻渊散”,适用于鼻渊常流黄粘浊涕,腥臭难闻。方由辛荑花30克、薄荷叶6克、飞滑石9克、月石(风化)9克、大梅片0.9克组成。共研细末,过筛后用。吹搐鼻内每日2~3次。方中辛荑、薄荷辛通肺气,滑石渗湿收涩,月石化浊祛腐,合用之有清热化湿、通利鼻窍的作用。

按语:鼻窦炎中医谓之“鼻渊”,慢性者多见虚实夹杂之症,但总的治法以清泄为主。运用通窍、排脓、化湿、疏风、清热、止痛等法,佐以扶正之品,因久病每易伤正,常需通调兼施。药可根据寒热虚实之辨证酌情选用。通窍药中如苍耳子、石菖蒲、路路通等性较温燥,适于湿浊蕴肺者,而对舌尖红,邪热重者则不宜;荷梗适于热症鼻塞,用于粘膜红或淡红色者,而不宜于粘膜色灰有湿郁者。排脓药如天花粉性甘寒,能清热生津,消肿排脓,适用于热证;白芷辛温,则宜于风寒之证。不要一见黄脓涕就一味用栀芩清泄苦寒药,久用有碍胃之弊。头痛要按部位不同分经用药,如额部痛多选白芷、藁本,颞部痛宜用白芍、白蒺藜,头顶或枕部痛可选蔓荆子,眼眶痛可加用决明子、青葙子。用补益药时尤须注意;邪热重时进补宜暂缓,或配以疏散药,以免留邪;脾气不足、胃纳欠佳时宜配健脾理气药以防滞;见舌苔厚腻则养阴药免进。如能细细体味,随症加减都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八、息肉雾化汤(干祖望)

组成:苍术10克,白芷10克,石榴皮10克,乌梅10克。

功效:燥湿收敛。

主治:鼻息肉。

用法:蒸气吸入法:用厚纸做一漏斗,然后将药煎煮沸后,将纸漏斗的大口罩在煎药器的上口,尚达不漏气,漏斗小口的直径4厘米大小,靠紧鼻孔部,闭口用鼻呼吸,将蒸气从鼻腔吸入,每次蒸吸半小时,每剂每日吸两次,连蒸吸1~2个月,将会达到预期的疗效。

注意事项:(1)对较大的息肉,而通气极差者,疗效欠佳,需手术;(2)息肉摘除后,1周开始蒸用,保持鼻腔通气,可减少或控制复发;(3)贵在持之以恒,患者每次蒸用后,自觉鼻腔舒适,通气改善,20天后息肉明显缩小;(4)蒸气过热时离远些,以免烫伤。

方解:鼻患肉是因湿浊氤氲上蒸清窍所致,苍术味苦辛,性温燥,辛香发散,是祛湿的重要药物,不论是治内湿外湿,均可采用,治外湿以苍术为最佳。按现代药理分析:苍术利尿发汗,有较强的排钾、钠的作用,将其鼻腔浊涕及息肉中的水分排出,而使炎性水肿消退,息肉缩小,鼻腔通畅。而白芷“其气芳香,能通九窍”,可兴奋呼吸中枢、血管舒张和收缩中枢,使鼻腔通气改善,嗅觉好转。借助石榴皮、乌梅酸敛收湿,对息肉血管起到硬化作用,使息肉无血供应,营养中断,控制其生长。合而用之,燥湿收敛,以使湿祛症除,共奏其效。

按语:息肉雾化汤是用其燥湿收敛特性,取蒸气吸入法,熏蒸鼻腔,治小鼻息肉、鼻中甲息肉样变和用于鼻息肉手术后处理,疗效满意。

典型病例:杨某,男,41岁。鼻塞多年,乞灵收缩药以求退,但近来两月,收缩失其效用,子夜更甚,涕不多,嗅觉迟钝,查见左中鼻甲息肉样变肥大,充盈鼻腔,嗅裂消失,右侧脓性分泌物很多,舌质红,舌苔薄,脉弦,干老诊日:鼻塞新寒久热,古有遗训,热在肺也。涕诉不多,查有脓涕,诚恐常规之法难以奏效。用麻杏石甘汤,方固奇僻,或可有望。对于息变,取外治法(蒸气吸入),以求绿叶之功。内服方:麻黄3克、杏仁10克、石膏30克、甘草3克、菖蒲3克、干地龙10克、辛夷6克、白芷6克、鱼腥草10克,5剂。外用息肉雾化汤,5剂。取蒸气吸入。5日后复诊,鼻塞稍有改善,有涕出,鼻甲稍感缩小,鼻道稍见宽畅,治取内外两途,内则麻杏石甘汤处理鼻渊,外用蒸气吸入,收敛香燥,已初见成效,自然以踪进为是。连进20剂。三诊时,鼻道通畅许多,嗅觉在有无之中,鼻甲肥大得到收缩,则求者已应,所欲者又得矣。去内服药,单用外治,治50余日,鼻塞消除,嗅觉基本恢复正常。

九、白内障、眼疾:加减化斑汤(黄叔仁)

组成:生石膏50~100克,生石决明20克,知母10克,生甘草10克,山药10克,玄参10克,生地10克,紫草10克,丹皮10克,青黛6克。

功效:清热凉血,平肝明目。

主治:周边部色素膜炎,色素膜脑膜综合征、交感性眼炎等眼病。

用法:前二味药先煎半小时,再放入后七味药共煎,用药汁冲青黛内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加羚羊角者,羚羊角刨片另煎服。

方解:化斑汤原出于《温病条辨》,治温热发斑。本方由原方减犀角,加上能清肝明目的羚羊角、石决明、青黛、紫草、丹皮而成。具有清热凉血,平肝明目的功效。

加减:眼部充血明显,色素膜反应强烈等肝热症状明显时,加羚羊角1克。周边部色素膜炎0T试验阳性并出现病灶反应者,加百部10克,黄精10克,夏枯草10克;抗“0>500、有活动性病灶者,加连翘10克,金银花20克,同时清除病灶。

按语:本方适用于气血俱热的实证。诊断为气血俱热的依据是:(1)气轮或气轮与血轮均有明显充血,眼底见视乳头出血,或网膜有新鲜出血,脉,舌及症状中有一项属热证表现者;(2)眼部只有气热或血热表现,全身则必须有血热或气热表现;(3)眼部无气热或血热表现,全身有气热和血热表现。对证用方,效果显著。

典型病例:罗××;男,30岁。左眼在幼时因患角膜溃疡穿孔而失明,以后反复红痛,需治疗才好转。一个月前,右眼突然畏光、红痛、视为下降。视力:右0.2,左光感消失。(其它检查略)治疗经过:入院后即给予强的松10毫克,一日四次口服,同时局麻下摘左眼球,经病检证实为交感性眼炎。经用强的松、硫唑嘌呤等西药治疗一月余,病情时轻时重。为避免长期大量应用激素造成的副作用,决定用中药合并治疗。当时患者面如满月,腹部变大,饮食正常,口微渴,大便干,小便微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证属肝火上攻头目;气血俱热。治宜平肝明目,清热凉血。原方加羚羊角1克,每日一剂,27荆。用中药1周后,改为强的松10毫克,一日三次口服;2周、3周后又各减少10毫克。用中药20天后,右眼视力1.5,眼底炎症全部消退。继续观察1周无变化,停药出院。随访4年无复发。

十、息肉雾化汤(干祖望)

组成:苍术10克,白芷10克,石榴皮10克,乌梅10克。

功效:燥湿收敛。 

主治:鼻息肉。

用法:蒸气吸入法:用厚纸做一漏斗,然后将药煎煮沸后,将纸漏斗的大口罩在煎药器的上口,尚达不漏气,漏斗小口的直径4厘米大小,靠紧鼻孔部,闭口用鼻呼吸,将蒸气从鼻腔吸入,每次蒸吸半小时,每剂每日吸两次,连蒸吸1~2个月,将会达到预期的疗效。

注意事项:(1)对较大的息肉,而通气极差者,疗效欠佳,需手术;(2)息肉摘除后,1周开始蒸用,保持鼻腔通气,可减少或控制复发;(3)贵在持之以恒,患者每次蒸用后,自觉鼻腔舒适,通气改善,20天后息肉明显缩小;(4)蒸气过热时离远些,以免烫伤。

方解:鼻患肉是因湿浊氤氲上蒸清窍所致,苍术味苦辛,性温燥,辛香发散,是祛湿的重要药物,不论是治内湿外湿,均可采用,治外湿以苍术为最佳。按现代药理分析:苍术利尿发汗,有较强的排钾、钠的作用,将其鼻腔浊涕及息肉中的水分排出,而使炎性水肿消退,息肉缩小,鼻腔通畅。而白芷“其气芳香,能通九窍”,可兴奋呼吸中枢、血管舒张和收缩中枢,使鼻腔通气改善,嗅觉好转。借助石榴皮、乌梅酸敛收湿,对息肉血管起到硬化作用,使息肉无血供应,营养中断,控制其生长。合而用之,燥湿收敛,以使湿祛症除,共奏其效。

按语:息肉雾化汤是用其燥湿收敛特性,取蒸气吸入法,熏蒸鼻腔,治小鼻息肉、鼻中甲息肉样变和用于鼻息肉手术后处理,疗效满意。

典型病例:杨某,男,41岁。鼻塞多年,乞灵收缩药以求退,但近来两月,收缩失其效用,子夜更甚,涕不多,嗅觉迟钝,查见左中鼻甲息肉样变肥大,充盈鼻腔,嗅裂消失,右侧脓性分泌物很多,舌质红,舌苔薄,脉弦,干老诊日:鼻塞新寒久热,古有遗训,热在肺也。涕诉不多,查有脓涕,诚恐常规之法难以奏效。用麻杏石甘汤,方固奇僻,或可有望。对于息变,取外治法(蒸气吸入),以求绿叶之功。内服方:麻黄3克、杏仁10克、石膏30克、甘草3克、菖蒲3克、干地龙10克、辛夷6克、白芷6克、鱼腥草10克,5剂。外用息肉雾化汤,5剂。取蒸气吸入。5日后复诊,鼻塞稍有改善,有涕出,鼻甲稍感缩小,鼻道稍见宽畅,治取内外两途,内则麻杏石甘汤处理鼻渊,外用蒸气吸入,收敛香燥,已初见成效,自然以踪进为是。连进20剂。三诊时,鼻道通畅许多,嗅觉在有无之中,鼻甲肥大得到收缩,则求者已应,所欲者又得矣。去内服药,单用外治,治50余日,鼻塞消除,嗅觉基本恢复正常。


提示:文章内容及配方仅供参考,患者如有所需,还需中医辩证而治,切勿盲目套方使用。

点击分享:

用户评价

    • 免责申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收集网络公开的资料,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5240号-1

      联系电话:18684916737   邮箱:cfl8972@163.com 技术支持:英铭长沙网站建设

      支持中医,赞助一下公益,更好地运营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宝扫一扫赞助

      技术支持 英铭科技